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5版(2024年08月1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跨性别”运动员引争议 体育竞技男女差异到底有多大

       当地时间8月1日,巴黎奥运会拳击赛场上发生了一幕引发广泛争议的事件。在女子66公斤级拳击比赛16强赛中,意大利选手安吉拉·卡里尼仅坚持了46秒,便在与阿尔及利亚选手伊马内·哈利夫的对决中退出,随后泪洒拳台。现场画面显示,“获胜”后的阿尔及利亚选手颇为兴奋,而意大利选手则低头哭泣。这几乎是奥运会拳击比赛中,选手“自主弃赛”用时最短的一次。

       随着比赛的结束,比赛本身的精彩程度似乎无人关注,更多的焦点转移到了“跨性别”选手参与体育运动的讨论上。

       那么是谁泄露了哈利夫的“跨性别”身份呢?那就是是国际拳击协会(IBA)。在去年的新德里世锦赛上,哈利夫和中国台北的拳手林郁婷都因为DNA检测出现问题而被停赛。据报道,哈利夫是因为在检测中发现了其体内含有“XY”染色体——在生物学上这会被定义为男性。

     “跨性别”选手何时开始可以参加奥运会

       众所周知,传统的国际体育运动赛事一般根据运动员的性别分为“男性项目”和“女性项目”。仅有少数如马术等体育运动项目是男女共同参赛的。但是,跨性别运动员并不符合传统体育运动认可的性别概念或标准,并且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个关于跨性别者的公认定义。

       2003年10月,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的一个特别委员会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会议,讨论了包括跨性别运动员在内的变性人参加奥运会的问题。其结果是2004年国际奥委会通过了《对性别再指定和体育运动建议的解释意见》(即“斯德哥尔摩共识”)。

     “斯德哥尔摩共识”指出,尽管进行性别再指定的个人通常因为身体方面的问题而不能参加体育赛事,但对其中的某些人而言,参与体育运动是非常重要的。这一报告为跨性别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打开了大门,要求跨性别运动员满足三个主要条件:进行变性手术,从法律上承认其变性后的性别,以及进行至少两年的荷尔蒙治疗。

       国际奥委会从2004年起决定有条件地允许变性者参加比赛,但要求参赛者必须接受变性手术,术后两年才可参赛。2015年,国际奥委会修改了参赛指南——国际奥委会有关跨性别女运动员的具体规定是,运动员所认同的性别必须是女性,并且至少在4年的时间里不能以运动的目的改变这一身份。随后在2016年采用了新政策,允许变性运动员在接受变性手术前就参加奥运会等国际赛事。

       在体育竞技上,男女差异有多大

       男女在青春期之前没有显著差别,无论是身高、肌肉还是骨量。如果一个跨性别女运动员在青春期前完成了变性,或者在青春期就始终使用了激素治疗,那么这个跨性别女运动员不太可能具有“不公平的竞争优势”。然而,如果一个跨性别女运动员在青春期没有做激素治疗,那么激素带来的变化将是巨大的,对于身高、心脏大小、手脚大小之类的影响更是永久的。

       进入青春期后,男性的睾酮水平会一下子升到女性的10到15倍。这个激素差异带来了一系列的发育影响:男性平均高出12到15厘米,四肢也更长,会有更多的肌肉、密度更大的骨骼、相对更少的脂肪、更多的瘦体重、更强健的结缔组织。

       另外,睾酮会令骨髓产生更多的红细胞,因此男性血液的携氧量更强。一般来说,男性的血红蛋白在131到179g/L,女性在117到155g/L。男性的红细胞比容在42 到52 ,女性在37 到47 。

       瘦体重多,脂肪少,相当于“发力的部分多,负担的部分少”。投掷发力常常需要运用杠杆原理,更长的手脚甚至手指都是有帮助的。更多的红细胞,更大的心脏,更粗的血管和气管,都会让循环系统更强。这些差异都会带来体能竞技上的优势。

       相对来说,赛艇、游泳、跑步的男女成绩差异最小,在10 到13 。再往上,自行车、跳跃(比如跨栏,跳远,跳高)、踢足球、网球发球、撑杆跳之类,男女差距在16 ~22 。越是需要上身力量和爆发力的项目,差距就越大,比如排球发球、高尔夫的长打、举重,男女差异在19 到34 。相差最大的是棒球投球,以及曲棍球的一种进攻技巧“拉射”,男女差距达到50 以上。 (据《新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