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来说,慢性肾病患者由于自身肾脏功能的衰竭,绝大部分都需要依靠透析来维持生命,90 左右的患者都会选择长期规律血液透析。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肾病内科主任王丰平十几年来倾尽心力,专注于一项难题——构建持久有效的血管通路,延长透析患者的生命。
总是“弯弯绕绕”
只愿守护生命通道
一般情况下,“半永久性导管”是从人体锁骨下方进入皮下,向上走行一段后,在颈部进入颈内静脉,然后反折向下经颈内静脉进入右心房。
可以想象一下,这根人工材料制作的导管,就像长时间卡在血管里的一个异物,必然会刺激血管出现一系列改变,比如血栓形成、导管表面纤维蛋白鞘包裹、血管内膜增生、血管管腔狭窄或者闭塞……终究有一天会出现导管功能障碍,或者出现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引起手臂肿胀或者头颈部肿胀,甚至出现更严重的后果。
随着医疗技术手段的进步,自体血管条件不佳的患者在构建血管通路的时候又有了一个新的选择——“人工血管搭桥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人工血管搭桥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是一个技术难度相对较高的手术,对患者本身血管条件要求比较苛刻。但王丰平的研究有着自己的特色。
曾经有这样一位透析患者,40多岁,因自身多囊肾且腹部多次手术,无法选择腹膜透析。目前右侧颈内静脉cuff导管流量欠佳,需建立新的透析通路:方案1,更换颈内静脉半永久性导管。方案2,自体动静脉内瘘。方案3,自体血管移植动静脉内瘘。方案4,建立人工血管内瘘。
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权衡,考虑到患者的身体情况、预期寿命、经济条件,决定建立前臂人工血管内瘘+必要时行球囊扩张成形术。术后人工血管内瘘的震颤非常好,术后复查也没有明显管腔狭窄、手臂肿胀等;原计划必要时行球囊扩张成形术,也因患者内瘘情况非常好而没有进行。
人工血管相对于“导管”来说有着更好的通畅率和更低的感染率,也摆脱了导管病友不能洗澡和游泳的尴尬。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人工血管的并发症处理也变得简单且有效,这让人工血管的寿命变得十分可观,也极大地延长了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使用时间。
但王丰平想为病人做的,却远远不止于此。
如果疾病不可逆转
我想让慢性肾病患者晚10年透析
慢性肾脏病存在起病隐匿、知晓率低、缺乏统一诊疗规范的痛点,且部分医护人员和大部分的患者对CKD危害性认识不足,缺少积极的转诊。
王丰平一直致力于打破这样的困境,让更多的人能够在早期发现肾脏病,让更多的人在早期就能够重视肾脏病,在早期就规范治疗肾脏病,尽可能延缓肾脏病的疾病进程。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建立了“慢性肾脏病全程管理中心”,把慢性肾病患者纳入进去,统一管理起来。
通过早期筛查,关口前移,找到可疑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对于筛查出来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引导患者按照规范的慢性肾脏病诊疗路径,排查患者基础情况、危险因素、伴发疾病、肾衰风险,防治并发症,实现慢性肾脏病全流程标准化精准治疗;对纳入的患者长期随访,防止患者脱管,提高慢性肾脏病诊治效果,延缓疾病进展。
“如果疾病不可逆转,我就想让慢性肾病患者晚10年进入透析,也想让透析病人能够更好地生活。为此,我将倾尽我的一切心力。”王丰平说。 (游雪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