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2版(2024年07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2024年四川省卫生健康十大行动典型案例

       开栏语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四川省围绕推动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谋改革抓改革,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健康四川新篇章。为持续深化健康四川建设,今年初,省卫生健康委印发《2024年四川省卫生健康十大行动》,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如今,十大行动实施已半年,取得了哪些成效?即日起,本报将陆续推出“2024年四川省卫生健康十大行动典型案例”系列报道,通过案例展示描绘四川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气韵、清晰轮廓。


       四川省卫生健康十大行动

       1. 医学“高峰、高原、高地”建设行动

       2. 改善就医体验提升医疗质量行动

       3.互联网医疗织网行动

       4.疾病防控能力提升行动

       5.乡村医疗卫生“锻长补短惠民”行动

       6.“一老一小”健康关爱行动

       7.妇儿“两筛一建设”行动

       8.医疗应急能力提升行动

       9.三州重大传染病防治攻坚行动

       10. 现代医院管理核心能力提升行动




       ◆医学“高峰、高原、高地”建设行动

       南充市

       软硬兼施 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2023年北京安贞医院南充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获批后,南充市突出“软硬兼施、内外发力”,全力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建强“硬支撑”,提升“软实力”。统筹资金13.14亿元、落实土地60亩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目前已完成基础施工、2024年底完成主体建设。输出医院派遣17位常驻专家、70人次临时专家,平移“三新技术”40项,形成以心血管疾病为特色、多学科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项目医院在服务质量、技术革新等方面显著提升。

       对内“优服务”,对外“强辐射”。安排资金1亿元,对接输出医院综合运营管理平台(HRP)和智慧医务管理系统,建成多院区管理、功能完备的信息化系统,实现运营、业务数据互联互通、并网运行。开展巡回医疗及义诊活动26场次,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南充人民。挂牌运行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南充中心,成立北京安贞医院南充医院心血管病专科联盟,涵盖云贵川陕甘渝6省(市)63家大型医疗机构,辐射近1亿群众。


       ◆改善就医体验提升医疗质量行动

       绵阳市

       三快四优五好 优化患者就医服务

       今年以来,绵阳创新开展“三快四优五好”全流程优化患者就医服务体验行动,积极回应群众就医所需所盼。

       简化就医流程。完善预约诊疗制度,推广分时段预约诊疗、检查检验集中预约,自动、科学、合理分配号源和检查资源,点对点推送候诊信息,引导患者按时就诊、检查,保障各类特殊患者及时检查、及早诊断。

       减轻就医负担。40家医疗机构推行“一次挂号管三天”,为41万余名复诊患者节约费用513万元。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扩面提质,线上互认医疗机构扩增至64家。12家医院创新开展“信用就医”服务,实现“先看病、不排队、后付费”。

       优化诊疗服务。44家公立医院开设儿科延时门诊、周末门诊、夜间门诊等。37家医院开设麻醉、疼痛、药学等新型门诊共99个。提供MDT服务病种数105个,为肿瘤、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疾病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


       ◆互联网医疗织网行动

       内江市

       全省率先 推动互联网分院建设

       内江市将互联网医院建设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改善医疗服务年”和市政府民生实事重要考核内容之一。成立以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互联网分院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高位推动内江市互联网分院建设,着力打造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数字引擎和“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样板标杆。

       2021年,全省率先印发市级区域互联网医院平台建设实施方案,按照“五统一”的原则,规划建设全市区域互联网医院平台。到2023年11月,全市6家互联网医院全部入驻市级区域互联网医院平台。今年1月,内江市建成内江市互联网分院,并于6月率先通过与省互联网总医院的双向互联互通联调测试。

       印发互联网分院和互联网医院推进计划,明确责任分工和完成时限,多次举行调研会、研讨会,及时解决互联网分院建设相关问题。以信息化为支撑,全面整合医疗、公卫、监管等业务需求,建设互联网分院“四大系统”,搭建“三大平台”,成立“一个中心”,实现业务与信息的深度融合。


       ◆妇儿“两筛一建设”行动

       成都市

     “两癌”防控  筑牢女性健康屏障

       成都市大力开展宫颈癌、乳腺癌(以下简称“两癌”)综合防控国家级试点项目,进一步筑牢女性健康屏障。

       前移防控关口。2021年11月,在西部地区率先实施在校适龄女孩HPV疫苗接种补助政策,共为28.69万名13~14岁女学生接种HPV疫苗。

       深化项目内涵。联合成都市总工会、市妇联将“两癌”筛查纳入35岁以上女职工体检项目,在农村妇女“两癌”筛查项目基础上,扩大项目内容和受益人群。2023年,为45.91万名适龄妇女免费进行宫颈癌筛查,为20.23万名适龄妇女免费进行乳腺癌筛查。

       提升防控能力。建立“两癌”筛查个案信息管理系统,为234.09万名35~64岁女性建立个人基础档案,提升管理质效。2022年10月,全国爱卫办、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办通报表扬了成都市宫颈癌综合防控工作做法。2023年9月,全国爱卫办在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公布了2022年度试点工作评估结果,成都市在首批试点城市中位列第3。

       ◆现代医院管理核心能力提升行动

       成都市新都区

       业财融合  推动公立医院降本增效

       近年来,成都市新都区以区人民医院为试点,积极探索建立“系统科学谋划、动态跟踪监测、终端考核问效”全流程闭环式“业财融合”目标管理体系。

       精准“定目标、配资源”,成立运营管理委员会,下设资源、绩效、预算成本等6个项目组,科学制定医院“学科建设与运营管理深度融合目标”,常态化开展“学科+运营”联合查房,同步优化人力、设备、资产等资源配置评估论证流程。

       着力“降成本、增效率”,“数智化”监测运营核心指标,开展病种收入结构等成本分析,探索“耗材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强化预算调整审批控制,完善医院内控体系,推动医院成本管控实现提质增效。

       推动“优机制、激活力”,以“量化指标”制定考核体系,制定“月度+年度”分职系目标考核方案,围绕“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满意度、病案质量、医保管理、成本控制”6个维度进行月度考核,围绕“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社会公益性”5个维度进行年度考核,强化对三四级手术、CMI、DRG组数等重点指标的考核力度和绩效分配,实现医院运营管理效能和医疗服务能力的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