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9版(2024年07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炉霍医疗队开展唇腭裂公益救助行动
29名唇腭裂患儿“重展笑颜”

       为深入贯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精神,落实《健康儿童行动计划》,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对口支援暨“组团式”帮扶炉霍县人民医院的医疗专家联合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等医疗单位的志愿者组成专家团队,日前在甘孜州炉霍县开展以“为爱相伴·携光而来”为主题的“绿丝带”唇腭裂公益救助行动,成功帮助来自石渠、色达、炉霍等县的29名唇腭裂儿童绽放自信笑容。

     “一站式”服务

       开启崭新的微笑人生

       唇腭裂是常见的先天性口腔颌面部畸形,不只是外观上的差异,患儿在呼吸、进食、语音方面都步步艰难。唇腭裂患儿被称为“天使吻过的宝宝”,“天使”给唇腭裂患儿“吻痕”的同时,也给每个患儿背后的家庭一个让人难以想象的、沉重的烙印。但幸运的是,一台手术却可能帮助患儿开启崭新人生。

     “不哭哦,乖乖。不哭、不哭,一会儿就好了,一会儿就好了……”6月28日,在炉霍县人民医院住院部四楼,医护人员正在为来自石渠、色达、道孚、德格、炉霍等地的唇腭裂患儿抽血、化验,做一系列的术前准备。

       手术当天,为保障此次救助行动顺利、高效、安全完成,炉霍县人民医院举全院之力,对人员、物资、药品、耗材等作了一系列周密部署,让唇腭裂患儿享受“一站式”服务。在为期2天的手术中,医护人员耐心细致地为每一位患儿实施手术,用一针一线为每一个家庭缝制着希望。医护人员们用精湛的医术生动诠释着不畏艰苦、救死扶伤、甘于奉献、敬佑生命的职业精神。他们在高超的专业技术之外还有着巨大的热情与能量,在“为爱相伴·携光而来”的每一场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举足轻重的作用。

       1岁11个月的唇腭裂患儿桑单(化名)来自色达,在家里排行老二,他的母亲独自抚养三个孩子并照顾年迈的母亲,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带儿子接受手术治疗。医院的专家团队得知她家的情况特殊后,多次电话联系,并派志愿者做心理工作,讲明此次手术不收取任何费用,还会补助2000元慈善金作为生活补助。在征得同意后,志愿者将桑单一家从色达接到炉霍,并第一时间安排了手术。“真的太感谢这次给我弟弟做手术的医生们,我弟弟的手术也很成功,真的非常感谢所有的爱心人士。”桑单的姐姐激动地说。

     “组团式”帮扶

       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

     “今年是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组团式’帮扶炉霍县人民医院的第三年,2024年医院对口支援和‘组团式’帮扶下派专家有10名队员,专业包括麻醉、普外、妇产科、儿科、眼科、神经内科、口腔、医学影像等。”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组团式”帮扶炉霍县人民医院挂职院长杨海说,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高度重视此次公益救助行动,遴选了两名优秀的麻醉科医生参与这次意义非凡的公益行动。

       郑琢,就是此次参加公益救助行动的麻醉医生之一。曾经执行援外医疗任务的她,这次和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等医疗单位的四名麻醉医生一起,全程为唇腭裂患儿的术中、术后安全保驾护航。

     “作为一名援非先进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今天,我们来到炉霍,不仅是为当地的唇腭裂儿童开展手术,更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甘孜的医疗水平。”郑琢介绍说,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多年来一直积极参与对口帮扶工作,派遣了一批又一批的医护人员到炉霍县人民医院,与他们共同工作、帮助他们学习,也见证着炉霍医疗水平的发展。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将持续为炉霍县人民医院给予支援,从“输血”变为“造血”,在炉霍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孙燕是参加此次唇腭裂患儿公益救助行动的另外一名麻醉科医师。2020年1月,她曾在炉霍挂职一年,挂职期间,她发挥技术专长,手把手、一对一,以“师带徒”的形式进行麻醉学科的专业指导。在启动仪式现场,孙燕感慨道:“趁这次公益行动,我回到了四年前支援过的炉霍县人民医院,感觉特别亲切,特别有荣誉感,同时见证了离开多年后在‘传帮带’和‘组团式’帮扶下每一个科室的发展和每一位本地医务人员的成长及技术水平的提升。”孙燕坦言,作为麻醉医疗支援人员,看到当初的徒弟现在能独立开展外科手术的麻醉,他的成长和技术进步让她倍感激动,同时见证了经过“传帮带”及“组团式”帮扶的支援后,炉霍已逐步建立了一支带不走的本土医疗队伍。

     “绿丝带”行动

       践行医者初心与使命

       谈到此次唇腭裂儿童公益救助行动的“缘起”,不能不提到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2024年对口支援专家口腔科医学博士邓丽嘉。“我是2024年1月到炉霍县进行对口帮扶的,当时在跟同事聊天的过程中,听说他们医院出生了两个唇腭裂的患儿,我马上就让同事去调查病历,追溯这个患儿的家庭住址,发现两个患儿都是来自色达县。考虑到两个孩子刚刚出生,又是冬天,所以我们送医到家。”

       邓丽嘉第一时间联系了几位口腔医学专家作为技术指导,同时她和同事驱车前往色达县两个患儿的家中。邓丽嘉给患儿们详细做了一系列检查,并给患儿们的母亲强调了唇腭裂手术的重要性,告诉她们一定要趁早给孩子手术。

       在色达县人民医院,邓丽嘉给两个患儿做了术前鼻牙槽骨塑形治疗,这是唇腭裂序列治疗的第一步。这种治疗不仅便于喂养,还有助于婴儿鼻子和牙槽骨塑形,进而提高唇腭裂修补手术的效果。“这是我们在高原地区第一次开展唇腭裂序列治疗,这一次两个孩子都接受了第二个阶段的手术治疗。”邓丽嘉介绍说,唇腭裂手术并非一次完成,还需进行唇裂手术、腭裂手术以及牙槽突裂手术等,出生后5天到18岁都要开展各个阶段的治疗,“对于这一批孩子的下一步治疗方案,我们都很有信心,希望把这项公益救治行动一直开展下去。”

       此次唇腭裂患儿公益救助行动是炉霍县人民医院首次规模最大,同日手术台数最多的一次大型公益行动。公益行动共筛查诊治患者60多人,提供免费治疗29例,年龄最小的仅4个月,接受治疗的患儿家庭还获得了2000元的路费、营养费补助。慈善协会和爱心企业还给患儿赠送了书包等学习用品。

       参加“绿丝带”唇腭裂公益救助行动的医疗专家、爱心企业、志愿者均来自不同的地方,大家齐聚炉霍只为让天使吻过的宝宝绽放自信微笑,让每一户家庭重燃希望,让社会充满爱与温暖,更让炉霍县医疗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张家伟 向巴友珍 仁青卓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