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4版(2024年07月0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助力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
学科共建探新路 分级诊疗“迈大步”
□本报记者 陈建

       在“健康中国”这一宏伟战略方针的指引下,我国的医疗服务体系正逐步迈向更加优化和完善的新阶段。其中,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成为推动医疗改革深化的核心力量。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通过创新学科共建模式,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广大患者带去了实实在在的福祉。

       携手基层 引领学科共建

       最近,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组织了一支由医政医管部、外科、骨科等多个部门主任和医疗组长组成的学科共建团队,由副院长翟洪建带队,跑遍了新都区内14家基层医疗机构,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座谈会上,双方围绕医疗服务、学科发展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合作。

       翟洪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特别重视这个项目,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基于之前医共体改革试点的实际需求,以及双方医疗业务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我们希望共同努力,让基层医疗机构跟我们手牵手,为广大人民群众带去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在学科建设中,新都区人民医院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将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理念带到基层。通过医共体技术人员的指导,医院重症医学科下派了杨春蕾副主任医师到军屯镇新民卫生院任业务副院长。军屯镇新民卫生院中心内科主任赵菊芝欣喜地告诉记者,“在杨春蕾的指导和新都区人民医院ICU专家团队的技术支持与帮扶下,我们卫生院成功将呼吸机支持治疗运用于临床,实现了对心衰、呼衰等重危病人的有效救治。”

       技术下沉 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新都区人民医院在打造学科共建的过程中,可是下了大功夫。他们特别关注把高端的医疗技术带到基层去,让那里的医生也能用上最新的治疗方法。他们专门派出专家团队深入基层,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让基层医生学会更多新技术、新方法。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和措施的实施,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新都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陈万告诉记者:“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国家对基层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投入是很大的。目前,我们医院重症医学科的硬件设施与市级医院达到了同质化。在软件方面,我们通过18年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在基层医院重症病人的常见疾病、常见危重症处理和器官功能支持方面,技术和诊疗规范上也可以达到市级医院的水平。”

     “我们推广的科室特色技术,一定是适合乡镇卫生院的,我们主打的就是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卫生院能治疗的相应技术。”泌尿外科作为新都区人民医院的优势学科之一,也在医联体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新都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汤庆峰表示:“我们向基层推广的科室特色技术,一定是适合乡镇卫生院的。”他强调,推广的技术更多是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卫生院能开展的治疗技术。

       成效显著 患者受益良多

       石板滩距离新都城区17公里左右,比较偏远,群众生病后都希望能够尽量在本地治疗。作为区医院选派的对口支援专家,石板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刘承万对此感受颇深,“现在,检验科也从板房搬到了新的工作场所,感觉真是耳目一新,泌尿外科方面也有突破,已能自主开展一些常规泌尿外科手术了,群众对新都区人民医院的帮扶赞不绝口呢!”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新都区人民医院将继续深化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学科共建合作,不断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翟洪建表示:“我们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进一步加强与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交流和合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让更多患者受益,为县域医疗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