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5版(2024年06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颈部巨大肿瘤 医生为他成功“拆弹”

       5月初,来自雅安市的刘先生,遇到一件麻烦事——3年前右侧颈部长出的一个黄豆大小的包块最近长得极快,已经到了鸭蛋大小,并且颈部活动也受影响。刘先生越来越觉得不放心,于近日辗转找到了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一场风险极高的“拆弹”手术正等待着刘先生。

       患者病情严重

       手术风险高、难度大

       今年3月,刘先生决定到当地医院求治。当地医院医生查看了病情,安排了彩超与CT等多项检查,当检查结果出来,医生直摇头,表示刘先生可能患的是一种罕见疾病——颈动脉体瘤,这是一种位置很特殊的肿瘤,肿瘤生长在颈动脉分叉处并且完全包绕了颈总动脉和2个分支(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这种肿瘤手术风险很高、难度很大,当地医院做不了,建议到成都的大医院看看。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黄定强仔细查看了刘先生的颈部及影像结果后,告诉他:“这种颈动脉体瘤临床比较少见,虽然手术风险比较高、有一定的难度,但还是可以通过手术彻底治愈。”

       随即,刘先生办理了入院,并积极配合完善相关检查和术前准备。最终,考虑刘先生患的是颈动脉体瘤中最严重的一类:Shamblin Ⅲ型,即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均被肿瘤完全包裹。这种Shamblin Ⅲ型颈动脉体瘤会大大增加手术风险与难度,甚至需要切除部分颈动脉并进行颈动脉血管重建,术中可能大出血,术后可能有脑卒中等风险。

       多学科团队护航

       切除巨大瘤体

       为了最大程度保证患者手术安全,减少可能出现的严重并发症,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立即组织普外三科、血管外科、介入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输血科等多学科会诊,在完成术前颈动脉造影、了解瘤体的供血情况后,大家一致认为虽然手术风险大,但多个学科一起努力,能够最大程度保证术中用血,能够支持术中大血管的重建,这种高风险、高难度手术是可以开展的。

       在与刘先生及家属深入沟通后,刘先生的手术治疗意愿强烈,医疗组开始精心进行术前准备:Matas压颈训练、球囊阻断实验、积极备血等。

       手术当天,由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黄定强、副主任医师赵飞鹏、副主任医师石向阳等医生组成的头颈肿瘤手术团队为刘先生顺利完成肿瘤摘除手术。术中将瘤体暴露后,在高倍显微镜下进行仔细解剖,小心分离,最终顺利将瘤体切除,完整保留颈内动脉、舌下神经、迷走神经等重要结构,术后测量肿瘤最大直径达到9厘米。

       术后,刘先生在ICU监护1天便转回了普通病房,术后1周,刘先生顺利康复出院。术后两周,复查情况良好,饮食、呛咳、吞咽功能明显好转。(石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