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却还是有很多文人墨客为蜀道旁秀丽的美景而驻足,留下了千古诗篇。从李商隐《翠云廊》中“长廊郁翠柏,斜阳照五津”的夏意盎然,到乔钵《翠云廊》中“两行古柏植何人?三百长程十万树”的气势磅礴,这些名句无一不透露出他们的欣赏和赞美之意。
早早就听闻“一条古蜀道,半部华夏史”一说,蜀道作为古代串联起关中平原与四川盆地的交通要道,承载了西部地区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和文化积淀,而矗立在翠云廊两侧的千年古柏则见证着这段悠久的故事。
一
翠云廊拥有迄今保存最好、里程最长、数量最多的古代人工栽植的古柏树,绵延在150余公里的道路两旁,光留存下来的古柏就达7000余株。秦汉、唐代,至北宋、明清上千年,历经了7次大规模的种植,树龄上到2300余岁,下到100余岁。
要问这里的古树为什么能延续这么久?这都要得益于历朝历代颁布实行的护林政策和百姓的同心协力。据了解,剑阁县自明代正德年间就有了驿道古柏离任交接制度,州官植树护路被纳入政绩考核,剑门山区百姓也纷纷把植树当作行善积德的义举。《唐会要》记载,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年)七月敕令:“诸道官路,不得令有耕种及斫伐树木,其有官处,勾当填补”;明代剑州知州李璧则是颁布“官民相禁剪伐”的政令;清代乾隆时期对每棵古柏悬挂了带有“官”字的木牌,光绪初年甚至对每株古柏都进行了编号。
青苍簇拥越千年。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在古蜀道上大量栽植行道树,逐渐形成了这么一条雄伟壮观的林荫大道,宛如一条翡翠丝带,缠绕于群山之上;又似一条莽莽苍龙,逶迤于峻岭之间。漫步在翠云廊蜿蜒的石板古道上,松柏和野花的清香萦绕鼻尖,缕缕阳光穿透树荫。
二
了解古柏的名字,发现竟都与历史人物和典故有关。为纪念张飞在任巴西太守期间修缮蜀道,广栽柏树,以其作为文书传送、军旅运行的路标,因而得名的“张飞柏”;因两棵相向而生,形似当年刘备与诸葛亮隆中对谈,而得名的“隆中对柏”等。其中树龄最长的是距今2300年历史的“剑阁柏”,它的树干直指云霄,远看似松,近看如柏,属于当时154种柏树之外的全新品种,便以“剑阁”命名,全球仅此一株,被称为“国之珍宝”。
抚摸着千年古柏,枝干的纹路中镌刻的是丰厚的历史文化。千年以来,它们庇佑着百姓,守卫着水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将柏木广泛地运用到了煮茶、泡酒、烟熏肉中,渐渐渗透到当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成为象征川蜀文化的地标之一。
从“官民相禁剪伐”“交树交印”,再到如今的“官员离任交接”“林长制”“树长制”,千百年的时光接力,靠的是时间的力量,靠的也是人民的力量,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发展观。翠云廊的柏树不仅仅是柏树,而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一部活的中国生态文明史,是“活化石”,更是承载民族历史记忆的绿色“国宝”。
三
如今,当地利用历史中行之有效的护木经验,同时运用现代数字化技术手段为翠云廊的每一棵古柏“上户口”,实施“一树一档、一树一人、一树一策”的管理措施。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举措,进一步保护好千年古柏,讲好古树故事,将重要的历史文化传承下去,推动更多群众积极参与到行动中来,将“保护古树名木”落实好。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为了能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了行动,翠云廊中枝繁叶茂的古柏林就是人们努力几千年所得到的产物。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它不仅是字面上所说的留下树木,为子孙后代遮风挡雨,而是通过一代代的前人“栽树”,为后人“开路”,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与绿色生态良性循环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