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3版(2024年05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医生:4年耐心细致治疗 患者:成为医院“铁粉”

       70岁的郑婆婆,与类风湿关节炎抗争16年了。她说,自己是“一根筋”的人。

       过去看病,哪怕再难挂号,她也要挂专家号,认为小医生看不了疑难杂症。她还坚持不吃激素药,“听说激素药副作用很多,一旦吃上了就停不了,还会骨质疏松……”哪怕她的病情一天天加重。

       而4年前,与医生谭静雅的相识,彻底改变了她这个“老顽固”。

     “从没遇到过这么负责的医生”

       初识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医生谭静雅是一次偶然,2020年10月,郑婆婆在华西医院温江院区做类风湿生化指标检查,坐上回家的公交车时,却发现漏做了几个检查。立即下车,准备回医院补查,但想到要几经折腾,为图方便,郑婆婆就到温江区人民医院挂了号,打算把检查做了。

       当时,郑婆婆挂的就是谭静雅的号,在开化验单交谈时,谭静雅给郑婆婆介绍了温江区人民医院的医疗服务、技术等,还主动留下联系方式,“以后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我。”这让她有点惊喜。

       从这以后,郑婆婆但凡遇到了困难,或者身体有不适的地方,她都向谭静雅求助,而谭静雅哪怕在家休息、在外地进修,都不厌其烦地回复。

       就这样,被感动的郑婆婆开始试着找谭静雅看病。在门诊找到谭静雅看病,谭静雅就仔细地询问病情、耐心地解释。如果谭静雅没在门诊,在住院部,郑婆婆只要有需要,谭静雅同样给予帮助,“我生病以来,从来没遇到过这么好脾气、负责的医生。”

     “谭医生让我不再一根筋”

       在一次次的看病过程中,郑婆婆被谭静雅的医德折服,也改变了自己的一些认知,“过去看病,哪怕再难挂号,我也要挂专家号,认为小医生看不了疑难杂症。但是,看专家号的病人多,医生也没有那么多时间给我们讲那么清楚明白,有时候感觉自己对为什么吃这个药是一头雾水。”在郑婆婆看来,自己和医生之间缺乏沟通交流,药吃得茫然。

       这几年,通过找谭静雅看病,在她的科普下,郑婆婆学习了一些浅显的药理知识,对为什么要吃这种药有了认识。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在吃激素药的问题上。过去,郑婆婆抗拒吃激素药,担心有副作用,而谭静雅则耐心给郑婆婆解释为什么要吃激素药、怎么利用激素的冲击疗法控制住炎症、怎么停激素药。“这些知识,如果谭医生不告诉我,我还是那个一根筋的人。”郑婆婆说。

     “看门诊就像去看望老朋友”

       郑婆婆生病后,由于一直不敢吃激素药,吃其他药的效果有限,病情一天天加重,每天都在失望、迷茫、痛苦中度过。对郑婆婆的用药,谭静雅费尽心思,时常安慰郑婆婆:“现在医学发达了,总有一种药适合你,慢性病也进入了医保范围,可以尝试更多的新药来控制病情。”就这样,通过不断地调整用药,郑婆婆终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药物治疗方案,解除了多年的痛苦。

       冬去春来,这几年,受到谭静雅的影响,郑婆婆慢慢变成了温江区人民医院的“铁粉”。

     “看门诊的心情就像去看望老朋友,去找良师益友解答心中的疑惑。住院就像回到了娘家一样,是那么的亲切、熟悉,很有归属感,让我对在温江区人民医院看病也有了信心。”近日,郑婆婆在表扬信中写道。 (谢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