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岗位上,她们是默默耕耘,坚守在临床一线的白衣天使;在生活中,她们是支持丈夫,无怨无悔撑起一个家的军嫂。
在简阳市人民医院,梁昳昕、刘丹、汪玲珍、杨丽、陈婉兰、廖海燕、李莲就是这样的“白衣军嫂”,她们的丈夫在不同的地方守卫祖国,而她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守护生命。
7年见面5次
无怨无悔为他坚守“后方”
梁昳昕今年32岁,是简阳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的一名护士,丈夫如今驻守在新疆。两人相爱多年,直到2017年才结婚。“他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军人,我深知作为军嫂不容易,但也坚定支持他的事业。”梁昳昕说,从结婚到现在,两人7年只见过5次面。
血透室护士刘丹的丈夫也驻守在新疆。2013年,两人结婚,目前有一个8岁的女儿和一个6岁的儿子。“我们的工作很忙,一般一年就休一次假,我和丈夫一年也就见一次面。”血透室工作繁忙,还经常上夜班,“经常我下班时,孩子们已经睡了。但还好,他们都很懂事。”
35岁的汪玲珍是心血管内科的一名护士,丈夫现在新疆服役,两人结婚8年,大儿子5岁,小儿子去年11月份出生。汪玲珍说,记得大儿子1岁后,两人足足有两年半没有见过面,丈夫再次看到孩子时,大儿子已经3岁半了。两个孩子平时都靠汪玲珍和家人带,其中的辛苦不言而喻。“虽然口头上会有些抱怨,但我毕竟是一名军嫂,应该全力支持他的工作,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守护产妇的平安
也守护小家的幸福
29岁的杨丽是简阳市人民医院产科的一名护士,她的丈夫去年被派到非洲南苏丹参加维和行动以后,两人便再也没有见过面。由于两人聚少离多,杨丽还没有孩子。杨丽见证了许多新生命的诞生,也希望成为一名母亲,“我相信这一天会来到的,但在此刻,我只想做好本职工作,全力守护好产妇的健康!”
30岁的陈婉兰是健康管理中心的一名护士,计划于今年6月15日举行婚礼。但由于丈夫目前在香港服役,婚礼所有的操办事宜都是陈婉兰一个人在做。作为一名护士,陈婉兰还必须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无微不至地服务。“现在,婚礼的事基本准备好了,剩下的就是‘邀请’他回来参加婚礼了!”陈婉兰笑着说。
她们是军人的后盾
医院是她们的后盾
37岁的李莲是医院急救医学部的一名护士。2012年,李莲的公公被查出白血病,李莲尽心尽力地照顾了几年,如今老人身体恢复得很好。2023年7月,丈夫调到北京后,两人至今尚未见过面。“我现在一个人要照顾四位老人,又要照顾孩子。”同时,李莲所在的急救医学部又是医院最繁忙的科室,“虽然累,但作为一名军嫂,我也觉得很光荣!”
26岁的廖海燕是医院血透室的一名护士,丈夫在成都服役。2019年,两人通过医院同事介绍认识,经过4年的恋爱,于2023年10月1日结婚。“我从小对军人就有一种崇拜,能找到我老公,我内心很满足。”廖海燕说。
她们说,军嫂的身份不是一个标签,而是一份责任和担当。与此同时,医院也十分关心军嫂们,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在她们需要的时候都会及时提供帮助,“她们是军人的后盾,我们医院就是她们的后盾!”医院相关负责人说。 (李太辉 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