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6版(2024年04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患癌教授教知识也教人生
□刘晓庆

       他上课戴着毛绒手套、围巾、帽子,偌大的教室座无虚席,晚来的学生甚至直接席地而坐……近日,一位拄着拐杖授课的患癌教授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关注,他就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朱锐。翻阅官网介绍,神经哲学、心灵哲学、神经美学、比较哲学等研究领域称不上热门,为他而来的学生不只是为知识,更是为了感悟何为人生。

       看过朱锐上课视频的人,很难不有所触动。消瘦的身形,是他与疾病对抗的痕迹;可一手拄拐,一手插兜,在讲台前闲庭信步的姿态,又让人时常忘却他是病人的事实。

       作为一名教授哲学的老师,朱锐躬身践行何为教育家精神。在朱锐的课堂上,学生能清晰感知他对于知识的纯粹热爱、对于育人的孜孜追求。朱锐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希望听到你们的看法,我把大家看成是和我平等的朋友和学者,所有人都可以在我的课上畅所欲言”。没有“为人师者”的高高在上,更没有“身体抱恙”的苦痛悲悯,也许在朱锐看来,以知识之名,平等地探讨、由衷地分享、真诚地传授,便是他即使拖着病体也要坚守三尺讲台的真正意义吧。

       而在知识之外,这堂课更令人动容之处在于其演绎并传递的一种豁达面对人生的态度。德国哲学a家马丁·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对于如何面对死亡给出了一个哲学视角的倒计时法——向死而生,也就是向着必将到来的死亡的方向,竭尽全力地活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每个人从出生的那刻起,其实就开启了“向死而生”的历程。而作为哲学学者的朱锐,更是展现出面对生命现实时,那份“泰然自若”的豁达与“无所畏惧”的勇气。朱锐曾在课堂上和学生“打趣”道,以后再也不会因为化疗耽误上课了,因为化疗没用了。他还说过,如果有一天他真的倒在课堂上,希望学生不要为他悲伤,而要为他感到骄傲。

       如何面对并正视生老病死,这是每个人的必修课,朱锐的答案也许能给人以启迪:不畏惧死亡,不逃避风雨,在荆棘满途的路上,追寻更有理想、更有意义的生命历程,那就算得上是“没白来”。

       而疾病是常人无法选择的,如果有得选择,多数人自然都会祈愿一生顺遂无忧。正因为生老病死确实无法避免,此时,如果有人能从废墟中开出玫瑰,那他就理应得到尊重。就像轮椅上的史铁生曾写过的,“苦难既然把我推到了悬崖的边缘,那么就让我在这悬崖的边缘坐下来,顺便看看悬崖下的流岚雾霭,唱支歌给你听”。 (据《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