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4版(2024年04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家里老人骨折 科学进食遵循原则
□李怡

       当老人遇到骨折这一难题,除了身体遭受着疼痛不适,接踵而至的还有压力性损伤、跌倒、吞咽困难、失禁性皮炎、血栓、废用综合征等诸多护理难题。其中,充足的营养往往是患者家属最为关注,而且又最容易给予患者,对患者表达关心的主要方式。但是,没有科学的判断和仔细的评估,不合理的进食方式可能对老年人造成伤害,轻者不仅可能造成患者呛咳,重者更能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如果家里有老人骨折,请一定注意以下内容的评估,帮助老人正确进食。

       合理评估饮食的需求量

       热能,是由食物内部的化学潜能转化而来的,可以维持人类生命和从事各种活动所必需的能量。主要包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成人每天需要的热能供给约为男性9~13MJ,女性7~10MJ。其中,碳水化合物约占总能量的45 ~65 ;脂肪约占20 ~35 ;蛋白质根据需要和运动量,每天摄入0.8~2g/kg体重。此外,微量元素、水和维生素也是人体每日所需的营养素,而且蛋白质、钙、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求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增加。

       我们可以通过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来判断目前的体重是否在正常范围(18.5~23.9)。但是随着衰老的来临,高龄老人的代谢能力,呼吸功能,视觉、听力及味觉等感官反应的减慢,心肺脑功能衰退,咀嚼肌乏力等,往往会影响老人的营养摄取,吸收和消化。这也增加了老年人罹患疾病的风险。骨折后因疼痛,体位受限等原因,又会进一步加剧老年人的营养缺乏。因此,骨折后的三大营养素补充非常重要。

       正确判断饮食营养成分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了86种常见食物的营养成分含量表。例如:每100g牛肉含碳水化合物0.2g,蛋白质21.2g,脂肪3.7g。人们可以通过查找食物营养成分含量,合理安排饮食。尤其注意粗细、颜色、荤素、干稀等搭配形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智能设备的广泛普及,现代智能工具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在,只需轻轻一点,各种营养管理软件就能为我们提供详尽的食物营养信息。这些软件不仅提供了食物的基础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还能展示食物中的微量元素、维生素以及热量等详细信息。

       如何评估患者进食状态

       意识状态。老年骨折患者进食前的意识状态评估非常重要。通常需要患者能够听到呼唤后睁眼,并且维持10s及以上。能够正确回答时间或者空间等问题。遵照口令比如抬右手,握左手等配合正确,才可以判断患者是清醒的。反之,则存在反流、呛咳、窒息等风险。

       吞咽功能。评估老年骨折患者的吞咽功能方法众多,其中,洼田饮水实验比较容易掌握。即准备30ml温水,老年骨折患者能够在5s之内,无呛咳地饮用完毕,即表示该老人的吞咽功能尚可。反之,如果老人饮用时需要2次及以上,或时长超过5s,或中途出现呛咳等,都提示该老人存在吞咽障碍可能。

       活动情况。患者的活动情况决定了患者的代谢速度,也影响着患者营养素的再吸收。因此,合理适度地锻炼有助于患者加速新陈代谢,为营养素的补充提供条件。

       食物状态。食物状态从清稀、黏稠到固体有多种形态。意识不清醒的病人不推荐喂食固体,以免引起窒息。应待其完全唤醒后辅助喂食。确实因为病情影响进食的患者,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推荐通过安置胃管,造瘘等形式进行肠内营养,或者通过建立外周静脉通道进行肠外营养。

       喂食姿势。协助喂食人员应尽量保证视线与老年患者视线在同一水平线,不要让患者头过于后仰或者前屈,影响吞咽。喂食食物时,如果只能平卧位,建议鼓励患者头偏向一侧。条件允许时,可以抬高床头方便进食。 (四川省骨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