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3版(2024年04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骨折患者围术期疼痛管理系统化措施
□肖慧

       疼痛是绝大多数骨科患者的共有首发症状,由于疼痛的刺激可导致患者产生焦虑、烦躁、失眠、血压升高、免疫功能下降等一系列生理、病理和心理的变化,不仅严重影响骨折愈合,还可引起继发性损伤,如肌张力障碍、肌肉萎缩、关节僵硬、活动受限、深静脉血栓等。

       目前疼痛已被认为是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如果疼痛控制不佳,甚至可能发展成慢性疼痛,增加患者痛苦、降低手术效果、影响术后康复。作为骨科医护人员,疼痛管理是骨折患者围术期最重要管理任务之一,通过采取系统的疼痛管理和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患者的手术质量,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早日康复。

       术前和术中镇痛

       非药物镇痛:非药物治疗常用于轻度疼痛患者,包括冷疗法、牵引及心理支持疗法。冷疗法通过使用冰袋、压缩冷冻治疗装置等方法利用低温来达到抗炎镇痛的效果。牵引的目的是固定患肢,减少骨折断端的移位等,从而减轻疼痛。心理支持疗法通过帮助患者建立正确认知、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降低消极情绪,从而减轻疼痛并利于术后康复。

       药物镇痛:骨折患者通常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及阿片类药物。术前镇痛首选不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抗炎药等,临床医师认为术前需要更高水平的疼痛控制时可在此基础之上联用阿片类药物,如氨酚曲马多、哌替啶、氨酚羟考酮片,但由于不良反应的负面影响,使用阿片类药物需谨慎,并应尽可能缩短使用时间。

       目前术中镇痛采取鸡尾酒式镇痛复合液方案,于术中开始干预术后疼痛的发生。鸡尾酒式镇痛复合液方案常由局部麻醉药物、吗啡类药物、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类药物等组合而成,在手术关闭切口前,于术区由深至浅逐层浸润麻醉,可以阻断疼痛信号继续上传,从而达到术后即刻镇痛,使镇痛作用更加完善。

       术后镇痛

       药物镇痛:对于创伤病人的疼痛,最直接而有效的控制疼痛方法是应用有效的镇痛药物。WHO推荐癌症病人三阶梯止痛方案适用于骨折术后病人的疼痛,即轻度疼痛用非阿片类止痛药,如吲哚美辛控释片;中度疼痛用弱阿片类止痛药,如曲马多缓释片;剧烈疼痛用强阿片类止痛药如哌替啶等。

       镇痛药物与镇静药物联合使用:近年来人们针对骨折病人术后使用镇痛药物提出了3个新的理念:1.多模式镇痛,即运用镇痛协同或相加作用,降低用一种药的量和不良的作用,推迟消除疼痛的时间。2.疼痛早期开始镇痛,即倡导提前镇痛,就是在疼痛之前就执行相应措施。3.个体化镇痛,即治疗方案、剂量、途径和用药时间根据每个人身体素质不同而不同,但都是为了发挥最好作用的同时用最少的药物。

       非药物镇痛:1.物理镇痛,在对病人肢体血运不会产生不利影响下合理采用冰敷、热敷、按摩等措施可以有效缓解病人疼痛;2.心理护理,相关文献表明创伤骨折病人中有85 的病人有心理问题。在临床上,护理人员应及时与病人进行沟通、交流,为其提供良好舒适的治疗环境,加强彼此的信任,帮助其消除内心对疾病的顾虑,逐渐使病人建立良好的信心。这些措施都有助于身体的康复。3.转移注意力,对正在治疗或者明确长期存在疼痛的病人,可用听觉分散法(听音乐和别人进行交谈)、视觉分散法(看电视、看书)及触觉分散法(抚摸)等措施转移病人注意力从而减轻疼痛。最后,早期功能锻炼可缩短康复时间,否则会使关节僵硬、关节粘连等并发症发生,而这些并发症又会使患者感到疼痛。因此,骨折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非常重要。(四川省骨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