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2版(2024年04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夸张煽动、格调不高、伪造内容、无病呻吟……
“秦朗丢作业”式炒作危害心理健康
□本报记者 白华宇

       今年春节前后,网上盛传“一年级八班秦朗在法国巴黎丢作业”的事件,全网呼吁“秦朗”取回寒假作业的呼声持续了好几天。但在近期,这个事情发生反转:根据公安机关调查,“秦朗丢作业”事件是自媒体账号主徐某某(女,29岁,网名“Thurman猫一杯”)与同事薛某(男,30岁)共同策划和编造的脚本,他们将其拍摄成“伪新闻”在网络上散播,在没有声明事件真实性的情况下造成恶劣影响。

       当这件事情上了热搜,小白马上意识到,“秦朗丢作业”式伪新闻是典型的融合了当代传播手段的“黄色新闻”。“黄色新闻”是传播学的一个名词,指代具有煽动性的、格调不高的新闻类型,通常具备煽动性标题、夸张化不重要的事件、容易引起歧义的标题和版式、存在伪造内容等特点。“黄色新闻”起初存在于19世纪的美国报刊,但随着“秦朗丢作业”一类的“新闻”在网上大肆传播,又迎来了一波余烬复燃。

       实际上,类似“秦朗丢作业”的当代“黄色新闻”已经被发生了不止一次,此前已经有无数存在夸张表述和无中生有的“新闻事件”被相关部门和网友证伪。比如:在去年8月,一则“女外卖员因电瓶车被盗在街头大哭”的视频盛传网络,引起网友针对外卖行业和城市安全问题的激烈争议,但大家在评论区大战了三百回合才发现,该视频是三个网民的策划和摆拍;又比如前段时间的“成都太古里豪车车主当街吵架”的短视频也是精心策划的街头闹剧。在这些有刻意挑起矛盾对立之嫌的“黄色新闻”面前,“秦朗丢作业”已经算是其中的一股清流了。

       新闻事件是当今网络社交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具备真实性和参考意义,不仅是你我刷手机的必需品,还成了部分人吸引关注和流量,不顾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公众情绪的输出载体。

       短视频平台的内容通常有着明显的“三段式”排版,除了展现新闻现场画面,还有视频拍摄者的语音。随着这样的短视频格式成为定式,某些人便有样学样,把虚假的剧本套进这个定式中,夸张化甚至捏造各种“新闻事件”诱导网民共情,甚至借助“新闻”的价值观争议挑起“赛博嘴仗”,把网民带进极端负面情绪之中。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黄色新闻”醒目的标题和视觉冲击力强的图片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善于利用人类的情绪反应,特别是那些与恐惧、愤怒、惊奇等负面情绪相关的内容。它们常常画面模糊、配乐刺耳、“当事人”情绪表现极其夸张,通过夸大事实、制造悬念和渲染情绪等手段来增强吸引力。

       目前在网上流行的“黄色新闻”多数以“基层劳动者”“家庭矛盾”“男女关系”“公共事件”为素材灵感,通过挑事、卖惨、造谣传谣等方式,没活硬整,无病呻吟,不仅捏造极端事件煽动极端情绪,甚至涉足“擦边球”“软色情”等“盘外招”吸引公众视听。它们所到之处,只会留下网民之间无尽的矛盾和争吵,部分创作者却能轻易获得流量而后全身而退。

     “黄色新闻”的泛滥对个人心理健康可能产生不良影响。长期接触“黄色新闻”可能导致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产生偏差,过度关注负面信息而忽略积极因素,从而引发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仔细想想,当你在手机上看到各种类似的“新闻”,是不是连晚饭都要少吃两口?殊不知,你因为某些“新闻”产生的担忧、愤怒、悲伤和感动等情绪,实际上都被背后的策划者稳稳拿捏,你可能会因为这类“新闻”气到睡不着觉,但那些赚取了流量和利益的策划者,晚上做梦都能笑醒。

       当个体的无谓焦虑被“黄色新闻”扩大,形成群体性的负面效应,不仅媒体的公信力会受到贬损,甚至个别媒体会单纯为了流量收益加入这场虚假的狂欢中,加剧公众的群体性焦虑。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对“黄色新闻”加以警惕。

       以新闻事件共情和关怀他人是人之常情,容不得“黄色新闻”这种信息诈骗来利用和污浊。我们应该提高媒介素养,刷视频时多留个心眼,看看是否存在演绎和摆拍的可能。相关部门和社交平台也应该加强对自媒体的监管力度,对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严厉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