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魏冯 记者 冯若冰)4月15日至19日,是四川省血吸虫病防治宣传周,本次宣传周的主题是“传承血防精神,加快消除进程”。4月15日上午,四川省2024年血吸虫病防治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在德阳绵竹市举行。
据四川省疾控中心统计,截至2023年底,我省63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全部达到消除标准。目前,已连续16年无本地感染的急性血吸虫病例,连续16年未查见感染性钉螺,连续11年无本地感染的病人和病畜。
“我省血吸虫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我省血吸虫病传播流行因素尚未完全消除,综合治理措施推进不平衡,防治成果依然脆弱,消除达标后仍需进一步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全力加快推进市级、省级消除进程,持续巩固消除成果。”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马俊在现场介绍。
启动仪式上,四川省疾控中心副主任钟波向全省血防相关部门、血防工作者和流行区群众发出倡议,全省上下要站在新的起点上,为全国早日实现消除血吸虫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活动现场还为当地群众进行了义诊服务。
四川疾控专家介绍,血吸虫病俗称“大肚子”病,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或者哺乳动物体内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地方性和自然疫源性的寄生虫病,是一种全球流行的被忽视的热带寄生虫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4月至10月最容易感染血吸虫。“当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简称‘疫水’)后一个月,若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千万别当成普通感冒而耽误治疗,要主动到当地血吸虫病防治机构或医院,进行检查治疗或咨询。如果确认感染,血防机构可免费提供吡喹酮治疗。”专家提醒,不接触“疫水”是避免血吸虫病感染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