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4版(2024年04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缺铁性贫血偏爱老年人
□张稳

       调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贫血患病率约30 。其中,缺铁性贫血是老年人群最常见的贫血类型。

       老年人易患缺铁性贫血,一是由于味觉、咀嚼、吞咽及消化等机能衰退,食物摄入量及种类明显减少,尤其是动物性食物摄入不足,而植物性食物中铁的利用率又相对较差;二是一些老年人患有影响铁吸收的疾病,如萎缩性胃炎、慢性腹泻等;三是老年人往往存在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大量饮用浓茶、咖啡,而茶叶中的鞣酸与咖啡中的多酚类物质都会与铁形成难溶的物质,阻碍人体对铁的吸收。

       建议可以从以下方面应对缺铁性贫血:

       饮食调理 食疗是改善缺铁性贫血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可适量增加豆类、菌类、海产品的摄入;多食用新鲜的水果和绿叶蔬菜,为机体提供丰富的有机酸、维生素C和叶酸,促进铁吸收和红细胞合成。另外,可适当食用鸭血、猪血等动物血,以及动物肝脏等。同时,要适当忌口茶叶、柿子、山楂、石榴等含鞣酸较多的食物。若患有溃疡、痔疮等慢性失血性疾病,为了降低出血风险,饮食以软食、易消化食物为主,避免质硬、边缘不规则的食物。

       加强运动 我国传统体育运动中的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都可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促进胃肠运动,增加铁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中药治疗 缺铁性贫血可以采用中药汤剂治疗,如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脾胃虚弱证、用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证、用异功散合六味地黄丸治疗脾肾双亏证。还可选择与功能主治相符的中成药,如生血宝合剂、益气维血胶囊、益中生血胶囊、复方阿胶浆和健脾生血颗粒等。

       积极治疗原发病 对于可引起缺铁性贫血的原发病,如消化道疾病、长期痔疮出血等,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据《家庭医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