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3版(2024年04月0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绵阳市中心医院
医患互信 双向奔赴
□陈立平 本报记者 方继莲

       历时5个月,一外院复杂肠外瘘患者顺利从绵阳市中心医院普通外科康复出院。“这五个月对于医患双方都是一场艰难的旅程,医患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努力是保证这场持久战胜利的关键。”该院普通外科副主任医师鲍峰说。

       原发疾病病理复杂、多并发症、手术处理欠佳、肠系膜血管血栓、结肠瘘、十二指肠瘘……这一例患者病情的复杂程度在鲍峰15年的临床生涯中并不多见,他说:“五个月前第一次从外院接入这位患者的时候,情况就不容乐观,手术切口处和引流管处都有肠液流出,这意味着患者腹腔可能有大面积感染,这会极大地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

       据了解,该中年男性患者常年在外打工,因突发腹痛、发热在外院诊治发现肠道大面积坏死,并行手术切除坏死肠组织。

       当时,考虑到一月前的手术史,该患者目前的身体情况尤其是肠道情况已经不能再支持手术治疗,通过多学科的研讨,医生决定用保守治疗为该患者打造全方位的生命护航通道。

整体治疗方案以抗感染、营养支持和保护切口、保证引流通畅、防止感染扩散三方面组成。鲍峰说,       “得益于多学科联合诊治,包括普通外科、血管外科、临床营养科、感染科、伤口治疗中心等多科室的联合治疗,患者的情况初步稳定下来。尤其该患者有维生素、氨基酸等过敏现象,整个治疗过程的营养支持也显得尤为重要。”

       鲍峰多次提到患者和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这五个月其实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都是很漫长的,需要医护人员有高超的技术和足够的耐心,通过深度沟通与患者搭建正向积极的医患关系,这对治疗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绵阳市中心医院普通外科医护人员精心诊治下,经过五个多月的医护人员、患者和家属的共同努力,该患者临床表现、营养指标和生化指标等数据逐渐好转,并于近日顺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