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2版(2024年03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上,四川介绍基层医疗服务情况
走基层一年 为群众节省费用近亿元
□本报记者 冯若冰

       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护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召开。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四川省卫生健康委主任徐斌、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周勇、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朱烈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谢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脏内科副主任周福德围绕“推进医疗志愿服务,守护群众健康”主题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米锋介绍,近年来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得到整体提高,2023年全国基层医疗服务机构诊疗人次占比达到52 ,今年,卫生健康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则是创造性落实以基层为重点的工作方针,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

       那么,四川作为人口大省,基于经济、人口、地理、疾病谱等实际特点,“万名医护走基层”开展一年来,推进情况如何?在推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方面做了哪些努力,下一步重点是什么?在精准对接老百姓健康服务需求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针对媒体提问,省卫生健康委主任徐斌作答。

       品牌活动

       万名医护走基层

       直接惠及群众近200万人

     “万名医护走基层”开展一年时间,已经成为四川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品牌活动。发布会上,徐斌介绍,去年4月,四川启动“万名医护走基层”志愿服务活动,一年来全省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近万场,参与专家、志愿者4万余人次,直接惠及群众近200万人,为群众节省看病费用近亿元。

       一年来,四川组建了“省总队、市(州)支队、志愿服务团队、志愿服务小分队”四级队伍,志愿服务团队每队10~30人,志愿服务小分队每队5~10人,省总队、市(州)支队分别达1400余人、1.1万余人。其间,四川坚持自愿参与和社会倡导相结合,坚持支援帮扶基层医疗机构提升能力、直接为群众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并重,坚持国家委在川和省级医疗机构包片区、市级医疗机构包市域、县级医疗机构包县域“三大原则”。

       四川还建立了“专项保障、任务规划、监督考核、引导激励”四项制度。此外,还积极做好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城乡融合发展、东西部对口帮扶、分级诊疗“四个衔接”等,依托志愿服务推动人员、技术下沉,促进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整体提升,把大医院技术传到基层,把大医院医生引到基层,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政策保障

       一工程两体系四行动

       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近年来,四川聚焦‘一般疾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在乡村解决’目标,着力优化资源布局,全面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四川是人口大省,面对城乡之间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徐斌介绍了四川在推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与水平方面所做的努力。

       高位推动“压责任”。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建设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方案》“两个体系”文件,连续七年把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相关重点工作纳入对地方政府、省级部门政务绩效目标和乡村振兴考核内容,压实地方政府责任。

       资源下沉“塑体系”。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实行“六一体管理”和“六协同共享”,县域医共体实行编制、岗位、人员等“八统一”管理,促进人才、技术、管理、服务下沉。2023年底,四川建成二级综合医院标准的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302个(计划2025年全省建成400个),次中心门急诊人次、入院人次较2022年分别增长3.6 、17.3 ,乡村医生执业(助理)医师占比提高到30 。

       优化服务“提能力”。为持续提升县医院服务能力,全省90家县医院纳入国家“千县工程”、数量居全国第3位,县域内就诊率达95.78 。持续强化基层机构医疗能力,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能力标准机构占比提升至80.7 ,2023年基层卫生人才总量、全科医生数、中高级职称比例实现“三提升”。

       下一步,四川将以落实“两个体系”文件为重点,深入实施“锻长补短惠民”工程和“县级医院能力提升”“基层服务能力达标”“基层基础设施补短”“基层关键设备升级”四个三年行动,推动行政村卫生室全部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全面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关键路径

       三大抓手

       精准对接老百姓健康服务需求

       在精准对接老百姓健康服务需求方面,四川从三个方面着力。近年来,四川以慢性病管理、互联网诊疗服务、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等为抓手,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徐斌在发布会上表示,一是注重“防治结合”,精准开展慢病管理。四川科学组建帮扶团队,以全省欠发达县、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脱贫县为重点,每年统筹选派5000余名专家人才开展对口支援和“组团式”帮扶。同时,推动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立慢性病联合门诊,每年选派二级以上医疗机构6000余名专科医师加入家庭医生团队,组织全科医生、乡村医生及二三级医院临床医生等11万余人成立家庭医生团队近3万个,临床医师、公卫医师、营养师、健康管理师“四师”协同,对辖区居民实施红黄绿“三色”管理(标注为红色的重点人群做到“一人一团队一方案”,标记为黄色、绿色的重点人群建立定期监测和巡诊回访制度),为群众提供多样化的健康服务。

       二是注重“优质便捷”,着力推进网络问诊。据统计,全省已建成互联网医院408家,累计提供网络咨询752.8万人次,网络复诊578万人次,开具电子处方658.34万单。去年,四川建成省互联网总院,通过统一入口、统一界面、统一标准、统一认证、统一评价、统一监管“六统一”模式,整合接入8家省部级医院,开展诊疗服务5万余人次。2024年底,四川将全面建成省、市、县三级互联网总院和分院,实现互联网医院线上线下数据共享和业务无缝衔接,形成跨机构、跨区域互联互通格局。

       三是注重“降本减负”,全面提速结果互认。四川规范互认检验报告单模板、互认标识和质控标准,省内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医疗机构达到1191家,2023年互认785.59万例次,同比增长16.86 ,为患者节约费用6.3亿元。

       精准对接老百姓健康服务需求,四川卫健系统还积极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力推进川渝两地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2023年全省938家医疗机构与重庆市累计互认151.47万例次,为患者节约费用约1.1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