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9版(2024年03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成都市青白江区红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转换赛道 让本土人才“破土飘香”

     “以前我们一家老小都习惯去大医院看病,现在在家附近就能看,不仅设备先进,医保报销比例也高,看病再不用东奔西跑了 ”近日,家住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辖区的王大哥感叹道,因为左耳堵塞、耳痛,常常跑大医院看病,所以这次他抱着半信半疑的心态找到了青白江区红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耳鼻喉专科医生郝卿。经检查,王大哥左侧耳朵患有较严重的化脓性中耳炎,鼓膜已穿孔,还伴有耳郭舟状窝湿疹,“郝医生跟我沟通病情时非常专业,检查设备跟我在大医院看到的一样,让我心里很踏实”。王大哥痊愈出院时把写有“精细治疗中耳炎 精心护理助康复”的锦旗送到了郝卿手里,“回去我一定要好好宣传下,告诉他们耳朵不舒服就来找你!”

       耳鼻喉科是医院全科医学科开设的二级专科,目前已开科4年,“小到卡鱼刺、鼻出血、耳鼻异物,大到急性喉梗阻、头颈肿瘤等都是影响耳鼻咽喉头颈健康的问题,周边专科不多,患者就诊不便,所以科室决定开设这个二级专科。”郝卿说。

       4年探索 耳鼻喉科成功“出圈”

       开科之际,缺乏学科带头人是摆在面前的第一个难题,基层医院引进人才难,尤其是这种稀缺专科人才更难,“引进难,我们就培养本土人才。”身为副主任医师、科室主任的郝卿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自告奋勇到上级三甲医院进行全脱产进修,并与所进修的医院建立了专科联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医院的支持下,科室申请购置了耳鼻喉科检查、手术设备器械及耗材,还引进一个“法宝”——多功能高清内窥镜成像系统,这是目前耳鼻喉科最为先进的设备之一,利用不同规格的耳鼻喉镜头,对耳内、鼻腔内、喉部深部进行精准检查。“在日常诊疗中,我们发现中耳炎及听力障碍患者逐年增多,今年便引进了中耳分析仪,对耳鼻喉专用微波治疗仪进行了更新换代,进一步加大对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精准诊断和治疗”。

       经过4年多的运行,耳鼻喉科专业化水平稳步提高,相继开展了经鼻内镜鼻腔肿物切除术、鼻窦开放术、高选择性筛前神经切断术、经纤维喉镜声带息肉摘除术、会厌囊肿切除术、咽部良性肿瘤切除术、经耳内镜下鼓室探查术、外耳道良性肿瘤切除术等手术。2023年,手术台次较2022年增长67.66 ,耳鼻喉内镜微创手术比例达到90 ,在区域内专科中占据一席之地,全科医学科也在2023年被评为成都市第二批基层临床特色科室。“在科室得到发展的同时,我这个被称为‘土专家’的中年医师也迎来了事业高峰,获得‘第九批四川省基层卫生拔尖人才’和‘青白江蓉欧工匠’等称号,也被聘为青白江区医学会耳鼻喉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有成就感的同时也压力倍增。”郝卿笑着说道。

       破解难题 本土人才发展本土专科

       耳鼻喉科和郝卿只是医院专科发展和本土人才培养的一个缩影。青白江区红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由区内老牌综合性医院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具有近70年的历史,学科层级发展较早且相对完善,医院高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达到了24 。在面对基层医院引进人才难这个问题上,医院在2019年创建为四川省社区医院后就转换赛道——让本土人才发展本土专科。

       医院先后培养了4名副主任医师学科带头人,进一步拓展皮肤科(西医)、胃肠肛肠科、骨伤科等专科特色,增加了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碳13呼吸试验、脑循环障碍治疗等20项新技术,中医康复科2021年成功立项为成都市基层中医特色优势专科,科研项目获批中国社区卫生协会“社区卫生科研基金”项目立项,既推动了当地及周边区县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又激活了老牌公立医院的发展潜力和服务能力。

       为促进“新生”专科的可持续发展,医院通过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方式先后引进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1人、曾在三甲医院进修的外科医生1人、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主治中医师1人,作为专科后备力量储备培养。

     “通过精心打造家门口的特色专科,我们的多项技术能达到二级医院的水平,常见病、多发病以及部分疑难病症都能在我院得到诊治,而且我们是按一级医院的标准收费,报销比例也更高。”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尤其是在实行城职门诊共济政策后,2023年医院的城职门诊量保持两位数增长,也纳入了“成都市第三批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名单,逐步实现以专带全、整体提升的目标。

 (文/图 刁先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