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7版(2024年03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黄亮
懂流行病学的临床医生

       肝炎、疟疾、水痘、麻疹、猩红热、出血热……这些令人望而生畏的传染病,在黄亮眼里却习以为常。

     “我愿意成为一名传染病医生。”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肝病三科医生黄亮说,因为传染病的范围很广泛,作为一名传染病医生,能够发现病因并把病人医好,会有一种极大的成就感。

       工作经历带来独特医学视角

       与其他医生不同,黄亮有在疾控中心工作的经历。2005年大学毕业后,他进入四川省疾控中心,主要开展传染病预防工作,还参与过野生动物调查、流行病学调查,从事过实验室分子生物工作。

       但不久,他发现自己还是心向临床。“我始终认为自己应该面对面地去接触病人,去实际解决病人的问题。”于是,他开始了读研、读博的漫长旅程,学成后进入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肝病三科工作。

       在疾控中心的工作经历为黄亮带来了独特的医学视角。他说:“这段工作经历对我的帮助很大。比如我在诊断疾病时,通常会考虑病人的年龄、职业、性别、来自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行为习惯。”

     “我清楚地知道哪个地方的哪种病例较多。”他解释道,传染病与其他很多疾病不同,这样简单的流行病学调查,能帮助医生更好地作出判断。“例如发热,有很多可能的原因,但是如果知道病人来自哪里,而该地区刚好流行这种传染病,那么这名病人确诊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治病救人永远放在第一位

       黄亮面对的往往是肝病领域的疑难病例,其中包括乙肝、丙肝、肝癌等重症肝病,“有些病人来到医院时,曾一度生命垂危。”

       他回忆说,有一位病人因自身免疫性肝炎引发了严重的肝硬化。“当我接手时,他已经处于终末期肝硬化,并且因为消化道出血,陷入了失血性休克。在紧急抢救过程中,我曾一度以为他可能无法幸存,但通过多学科的协同会诊,他活了下来。”至今,黄亮与这位病人一直保持着联系,还经常询问他的最新状况。

       黄亮说:“平时他只要感到身体不适,就会告诉我。有一次,他突然出血了。而一旦出血,他将会面临生命危险。当时我正在休息,得知后我赶紧开车把他接到医院。最终,他成功度过了这次危机。”

       黄亮表示:“对于医生来说,救治病人的生命永远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希望通过治疗,逐步改善病人的病情,让他们活得更长,过上正常的生活。”

       学医是一个学到老的过程

       黄亮总是随身携带着电子书,他利用每个碎片化时间,阅读最新的医学论文。他认为,医学本身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选择成为医生就是选择了终身学习。

     “医生除了精进专业技术外,更重要的就是要善于沟通。”在他看来,沟通在医学实践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包括与病人、病人家属、科室同事以及检验科、病理科等协作科室的同事沟通。良好的沟通,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共同努力促进病人康复。

       从医多年,他深刻体会到医学之路充满艰辛,医生也难免会面临失败和挫折。因此,保持乐观的心态至关重要,“我从未后悔成为一名医生,我坚信这是一个光荣和充满光明前景的事业。”黄亮说。 (宁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