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的基础是以人为本。2023年,郫都区第二人民医院在认真开展各项医疗卫生工作的同时,忠诚履行公立医院为民服务的社会责任,坚持为民办实事、医疗惠民、服务提升,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树立医院良好形象。
我们翻开郫都区第二人民医院2023年的“公益答卷”,看看医院如何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履行好社会责任的同时,为群众送上更优质便利的健康服务。
学科建设成绩斐然
医院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去年4月,郫都区第二人民医院眼科迎来一件大事:科室被正式授牌为廖品正国医大师传承工作站。廖品正师从我国著名中医眼科学家陈达夫教授,从事中医眼科医、教、研工作近60年,于2017年6月29日被授予“国医大师”荣誉称号。工作站的成立,将有助于加强中医眼科学术传承与经验交流,进一步提高医院眼科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这是去年郫都区第二人民医院推动学科建设的一个缩影。和眼科一样,取得显著进步、形成品牌效应的科室还有很多。比如骨科膝关节镜微创手术取得新成果,截至去年底共开展72例,有效推动了外科手术微创化发展;慢病管理门诊积极提升综合管理能力,参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内分泌代谢科的GCP研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中医药治疗。此外,医院精神科(门诊)顺利开诊,不仅填补了郫都区西部区域精神诊疗领域的空白,更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了专业的心理疏导及心理治疗服务。
瞄准“五度”提升服务
全力打造有“温度”的医院
“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拿到检验报告,医院的服务太贴心了!”说起医学检验科新的工作流程,患者朱大姐竖起大拇指。据了解,为了方便群众就诊、缩短病人等待时间,医学检验科去年优化工作流程,大幅缩减了门诊生化检验报告的等待时间。如今,所有门诊病人在上午10∶00之前采集的生化标本均可在当日上午11∶30前取得检验报告,无须再次挂号、无须担心门诊医生下次出诊时间,当天上午即能看完病开药离开。
2023年,郫都区第二人民医院瞄准延伸度、温馨度、便捷度、舒适度、高精度“五度”提升,全力打造有“温度”的医院,对医院服务的诸多细节进行了优化调整。比如,调整了医生下午的出诊时间,由下午2点出诊提前到下午1点出诊,方便群众就医;开展“标杆科室”创建及培训工作,使窗口服务标准化和人性化;积极开展“送健康”活动,在先锋、竹林等村开展“送健康”活动20次,惠及群众11000人次……
推进优质护理工作
把温暖送到病人床边
去年,医院成立了公共卫生科。科室成立以来,认真开展肿瘤防治、禁毒、预防艾滋病、口腔健康、预防出生缺陷、居民健康素养等各种主题健康宣传活动19次,积极开展爱国卫生工作,组织开展全院大扫除2次,进行控烟等宣传10余次。
在院内,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医院去年积极推进优质护理工作。医院成立了压疮管理、跌倒管理、静脉治疗、伤口造口、VTE护理管理5个护理质控小组,夯实基础护理质量,同时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每位护士平均负责患者数12~17人,强化护理服务。医院在全院9个临床科室、手术室、供应室、急诊、门诊开展优质护理,成立静脉治疗小组,提供各种静脉导管维护护理以及会诊工作,同时每季度进行质控,确保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此外,对制度、职责、预案、护理安全等方面多形式开展培训。截至去年底,开展业务学习11次、业务查房4次、疑难病例讨论4次、操作培训4次、理论考试3次;为进一步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医院分期、分批选送优秀护理骨干6名到上级医院培训、进修。
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医院还选派中级及以上职称16人分别到唐昌镇卫生院、三道堰卫生院对口支援,选派超声、手术、急诊业务骨干3人到道孚县对口支援。“扩建项目建成后,我们还将进一步细化科室设置、优化功能布局、美化病区环境,打造住院病区一站式服务,同时继续打磨各个服务细节,持续提升群众就诊舒适度!”医院党委书记范忠林说。 (彭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