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意念可以移动鼠标,这不是科幻片里的场景。
在今年1月底,Neuralink(神经链接)创始人马斯克宣布:人类首次接受脑机接口(Neuralink)芯片植入,植入者恢复良好,初步结果显示神经元尖峰检测很有希望。
这项名为PRIME(精准机器人植入脑机接口)的项目,是完全可植入的无线脑机接口医疗设备试验,旨在评估植入物和手术机器人的安全性,并评估“脑机接口”的初始功能,帮助瘫痪者用大脑意念来控制外部设备。
日前,该项目获得重要进展:首个植入脑机接口的人类患者,已经成功通过意念控制计算机鼠标移动。这标志着,人类大脑与机器之间实现了新的互动方式,也为脑机接口技术带来了突破性进展。
从植入到“或已康复”
仅20天?
2月20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的一场Spaces直播活动中透露,Neuralink的首位人类受试者“似乎已完全康复,没有出现我们所知的不良反应。受试者只需要思考就可以在电脑屏幕上移动鼠标”。
马斯克还表示,Neuralink现在正试图让受试者尽可能多地点击鼠标按钮。
该名受试者在20多天前接受了脑机接口芯片植入手术。
1月30日,马斯克宣布,29日首位人类接受了Neuralink的植入,目前恢复良好。初步结果显示,神经元尖峰检测很有希望。
随后马斯克补充说,“只需思考即可控制你的手机或计算机,并通过它们来控制几乎任何设备。最初的使用者将是那些失去四肢的人。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史蒂芬·霍金的沟通速度比打字员或拍卖师更快。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据马斯克介绍,Neuralink的首个产品名叫“心灵感应”(Telepathy)。其目标是通过“脑机接口”用意念控制外部设备,譬如手机和电脑。
脑机接口核心是在人或动物脑与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之间建立的不依赖于常规大脑信息输出通路(外周神经和肌肉组织)的一种全新通讯和控制技术。根据通信技术路径,其技术主要归为“非侵入式(脑外)”“侵入式”和“半侵入式”三类。
而Neuralink采用的正是侵入式,即通过手术等方式直接将电极植入到大脑皮层,以获得高质量的神经信号,这也是其饱受外部诟病的一点。例如美国科技新闻网站CNET就认为,说服人们在体内植入非医疗产品更难获得批准,采用这项技术还存在严重的伦理和社会障碍,Neuralink的植入物会取代一块头骨,这种植入比牙医钻洞更加严重。
若试验成功
前景将近乎无限宽广
此项人体试验,外科医生需用数小时来进行颅骨切除术。其后,手术机器人将用25分钟向脑部插入设备,再用一块硬币大小的计算机芯片填补被切除的颅骨,然后再缝合手术创口、恢复头部外观。 其后,植入的芯片收集、读取、编码志愿受试者脑部活动的生物电波,并将信息传输至电脑。
2022年,Neuralink试图让一只猴子玩电子游戏,但猴子却在实验中死亡,Neuralink也因此受到审查。
2019年以来,马斯克多次表示,Neuralink将很快开始脑机接口的人体试验,然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以安全风险为由拒绝了Neuralink的人体试验申请。直到2023年5月25日,Neuralink宣布,已获得FDA的批准,将启动首次脑植入物人体临床研究。
马斯克宣称,Neuralink研发目的,首先专注于两方面应用:一是恢复视觉残障人士的视力,二是帮助无法活动肌肉的人控制智能手机等设备,甚至恢复脊髓受损者的全身功能。其PRIME试验项目征询的志愿者,是22岁及以上“渐冻症”(因脊髓损伤或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导致四肢瘫痪,且伤后至少1年未见好转的志愿参与者,初步试验目的是让瘫痪人士仅用意念就能操作计算机。
如果初期试验成功,Neuralink的科技前景将近乎无限宽广:运动、语言、视觉等功能残障的恢复或替代,脑部和脊椎受伤导致的残障、渐冻症、抑郁症、孤独症、成瘾症、痴呆症等与大脑或神经传导相关的疾病治疗,将产生划时代的巨大进步。
脑机接口落地
仍面临诸多难题
Neuralink在植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上的每一次突破,都会引起诸多讨论,惊叹、支持和欢呼之余,更多是困惑、担忧和质疑的声音。
人类与计算机直接连接,意味着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类思维受控和操控的担忧。
“神经技术与人的深度融合带来了对精神与物质、人类与技术的边界如何划分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技术和社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段伟文表示,Neuralink公司表示,从存在论意义上来讲,植入式脑机接口的发展实质上开启了人机合成思维的新时期,神经技术设备及其软件将日益发展为合成思维的有机构成部分。“人类思维将因此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嬗变:如果神经技术将长在人的脑神经系统之中,快乐、忧伤和记忆都可以用植入芯片加以调节,那么人的思想意识和能改变思想意识的技术是否应该有一个伦理边界?”
对此,Neuralink也曾表示,将继续与专家团队合作,积极探索技术应用的边界和安全保障措施,确保脑机接口技术的安全可控,同时也欢迎社会各界的监督和建议。
科技向善
为脑机接口划定“红线”
脑机接口是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创建信息通道,实现两者之间直接信息交互的新型交叉技术。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天津市介入脑机与智能康复重点实验室主任段峰说,介入式脑机接口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一方面,可以辅助脑卒中、渐冻症这类行动不便的患者通过大脑运动皮层的脑电信号控制外围设备,提升生活质量;一方面,还可能通过实时监测携带者的情绪信号,及时缓释储存于传感器支架上的药物,帮助抑郁症、躁郁症等精神疾病患者控制不定时发作的冲动情绪。”
因具有不可预测性,多位人工智能领域学者表示,作为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人工智能技术,研发试验过程和落地场景因涉及法规、伦理等问题,仍需要进一步规范。
有记者注意到,近日,我国首部《脑机接口研究伦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在科技部官方网站公布,指导脑机接口研究合规开展,明确开展脑机接口研究,应确保研究具有社会价值,应主要致力于修复型脑机接口技术,强调通过技术的发展服务公众的健康需求,给近来存在感颇高的脑机接口划定了发展的“红线”。
《指引》明确了脑机接口研究的六项基本原则,分别是:保障健康、提升福祉;尊重被试、适度应用;坚持公正、保障公平;风险管控、保障安全;信息公开、知情保障;支持创新、严格规范。
科学技术的进展速度,从来都以人类难以设想的场景落地实现,如何保证“科技向善”?“科技是没有价值观的,而人有。”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张晖说,向善的只能是技术的开发者和使用者。(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