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4版(2024年01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如何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
省人大代表热议实施路径

       两会聚焦

       1月22日上午,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成都开幕。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支持普惠性养老和互助型养老。如何持续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两位省人大代表围绕该话题进行了讨论。

       牛晓宇:让“县域养老”产业真正高质量发展

       作为省人大代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副院长牛晓宇过去一年的履职历程离不开学习和调研,脚步涉及多个省市。“我充分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去了重庆、北京等地参加提升履职能力相关学习培训班,向优秀的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取经,只为做好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

“只有充分调研,才能提出实事求是、具有可行性的建议。”牛晓宇说,今年省两会,她带来了几项建议,其中有两项都跟养老有关。

       2023年11月,牛晓宇在绵阳市梓潼县调研县域医养结合产业发展问题。“农村老龄人口相对城市更多,但县域医养比城市医养面临更艰难的处境,省会城市成都针对老人有长照险、床日付费、家庭床位建设补贴等多个惠民政策,但几乎同样身体状况的老人,在县域养老只能依靠个人支付,家庭负担较大。”

       牛晓宇还举例,绵阳市梓潼县中医药资源基础条件较好,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当地康养产业,结合当地文化旅游和自然环境资源,对人们去当地养老具有吸引力。“资源是有了,还需要出台对于康养人员标准化的培养和认证方案,也需要对康养机构的管理和监督作出明确规定。”牛晓宇说,这次全省两会,她将聚焦县域医养康养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在县域养老政策保障力度、养老服务培育与人才引进、探索创新医养结合医疗报销机制等方面建言献策。

     “随着老龄化社会来临,护理团队能否承担更大的责任?应该开放哪些职业权限?如何拓展临床护理服务到社区?”牛晓宇介绍,2024年1月1日起,深圳在全国率先以立法形式赋予专科护士处方权,专科护士也能开检查单、治疗单、外用类药品,上海也正优先遴选确有需要、可操作、符合医疗安全的门诊先行试点。

       她认为,四川也可探索相关试点工作。“比如褥疮外用药使用等护理基本操作,不是都要医生开具医嘱才可以处理。在老龄化社会的医疗服务支撑上,护理还有更多可能性。”牛晓宇举例,在老年社区服务、护理服务进家庭等方面,四川可以用好专科护士职能职责和专业技能,让患者享有更高效的护理服务。

       刘群:发挥金融合力让百姓老有所养、养有所乐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养老金融等五篇“大文章”。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省人大代表,乐山市商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刘群一直在思考,如何发挥城市商业银行的作用和优势。

       一年来,她组织召开数十场会议,足迹遍布内江、宜宾、泸州、眉山、南充等多个城市,走访调研了数十家分支机构和企业,在全面了解养老市场需求、产业发展及配套支撑基础上,为地方发展献计献策。

     “要提出一个成熟的建议案,需要实践与调研相结合,这些年,乐山市商业银行身体力行,积极参与关爱老人等社会公益活动,对我启发很大。”刘群认为,随着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就是最大的民生。要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养有所乐,不仅需要提供丰富的养老金融产品,以满足不同养老消费需求,同时也需要配备养老院、养老医院等现代化配套设施。

     “这需要系统谋划构建养老产业链体系。”刘群认为,在金融产品供给上,同样需要开发更多针对养老的金融理财产品,让老百姓敢养老、有保障;另一方面,产业发展,也需要金融赋能。在调研中,刘群发现,四川存在养老产品供给不足、养老设施设备提升空间大、城乡差别大的问题。“无论是基于现实还是战略考虑,发展养老金融都十分必要。”

       目前,已有23家银行获得首批个人养老金账户资质。她建议有关部门能逐渐放开入围银行名单,发挥各家所长,合力支撑养老产业大发展。她认为,城市商业银行体制机制更灵活,长期在本土深耕细作,可鼓励城商行开发养老金融特色产品,更好服务本地居民。

       刘群回忆,有一次在前往峨边彝族自治县新林镇敬老院调研时,通过与老年人交谈,得知他们基本不会使用手机银行线上金融服务,对财产金融风险不了解,养老保障并不完善,实际困难不少。而她自己的父亲,也住在养老院,同样不习惯用手机支付。

       亲身经历加上调研带来的触动,回去后她着手研究开设老年人支付服务示范网点,专设理财经理上门为老年人服务等;创新推出手机银行大字版,致力于缩小年龄数字鸿沟。“我们还计划在网点推出‘老年人专柜’,推出更科学的养老理财产品,为全省构建养老金融服务体系贡献国企力量。”刘群说,县域、乡镇一级的养老金融薄弱环节,将是乐山市商业银行持续关注和发力的重点。


       省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商慧芳:

       将罕见病

       纳入慢病管理

     “罕见病虽然发病率低,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罕见病患者其实‘并不罕见’,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致残性高,需要人们的关注。”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于1月21日上午9时在成都开幕,省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商慧芳尤为关注慢病管理的内容,本次“两会”,她带来了罕见病纳入慢病管理,助力全民健康的建议。

       自2018年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制定以来,罕见病引发众多关注。商慧芳介绍,不同于我国在常见病、多发病领域不断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罕见病患者治疗周期长,药物依赖性强,人均费用高,医疗保障较为薄弱。

     “在世界范围内,已知罕见病达7000多种,我国有罕见病患者约2000万人。罕见病患者临床诊断难,因此在寻求确诊的过程中已耗费了大量财力。而其治疗更难,有些治疗药物昂贵,有些甚至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长期以来社会对罕见病群体的关注不够,让他们的生存面临困境。”商慧芳在工作中看到了相关的不足。

       从单种疾病来看,每种罕见病的发病率都较低,但由于疾病种类众多,近年来我国罕见病患病人群有明显的逐年增加的趋势,因此对罕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也提出实现“病有所防、病有所医”的目标任务,商慧芳认为,将常见病的防治和相关政策应用于罕见病患者,由政府主导,进行顶层规划设计和政策引导,持续推进完善罕见病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将更多的罕见病必需药物纳入慢病管理和医保体系,为罕见病患者夯实托底医疗保障非常有必要。

       为此,商慧芳建议认定罕见病慢病病种,纳入慢病门特报销范畴。对患者进行慢病门特管理,降低了患者所支付的负担。罕见病也应逐渐实现和常见病相同的慢病管理,在制度上解决患者就医用药的经济困难和负担。对于全面掌握罕见疾病规律,使疾病得到长程控制,保障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对医院诊疗罕见病建立激励政策。取消针对罕见病的“药占比”等考核对医院的影响,例如罕见病药品不列入医院绩效考核的“药占比”,同时合理库存管理,保障供应管理,让更多的医院愿意承担罕见病患者的门特用药,在商慧芳看来也十分有必要。

 本版文图综合《四川日报》、四川在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