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3版(2024年01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绵竹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展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攻坚行动
以服务“加速度”提升就医满意度
□李玉琼 本报记者 王丹

       1月5日下午2点,结束了一早的门诊忙碌,趁患者不多时,护理部的张静和同事便来到门诊大厅,将沙发套一一扯下,将沙发缝隙里的垃圾一点点清理出来。

       这样的举动在绵竹市第二人民医院没有固定的时间,需要更换的唯一标准是——脏了。

       娴熟仔细的动作,仿佛是在清理自家的沙发,脏了就换,也是在家里才会有的标准。

       2023年,绵竹市第二人民医院按下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攻坚行动的“快进键”。开展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将改善群众就医感受、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列为重点工作,狠抓各项措施落实,用“精细化服务指数”换取群众“满意指数”。

       撤、拆、破

       一切为方便患者就医

       撤。12月的一天,很久没有来医院的李阿姨再次来到绵竹市第二人民医院时,被眼前的改变震动了。原来,门诊大厅冰冷的座椅换成了崭新、舒适的沙发,墙壁硕大的显示屏上播放着医院录制的各种健康科普视频。这样的布置出现在了医院各个候诊区,在各候诊区还有各种型号的手机充电装置,医生护士们也改成了统一的着装。

     “现在医院变得和酒店一样,让人一进门就感觉特别温馨。”李阿姨说,让她惊喜的不仅是环境的改善,更重要的是就医流程的便利。

       拆。对内一科、内二科病房、护士站及医生办公室等区域的改造工作,拆掉了原来的高墙,统一加装上玻璃隔断。“这个举动,拆除的不仅是墙,更是医患之间的心墙,这不是一句虚话,现在我们站在走廊里,一眼就能看到医生在不在,在干吗,随时都能找到他们,感觉很安心。”陪爱人住院了3天的刘健告诉记者,相比于外观的改变,他感触最多的还是医护人员对他们的照顾和关心,让他们的住院生活也倍感舒心愉悦。

       破。打破原有的科室布局和架构,将相关检查从各科室独立出来,打造出一个集电子胃肠镜、鼻咽喉镜、电子支气管镜等为一体的内镜中心。

       同时,对放射科候诊区域进行改建,将方舱CT搬迁,两台CT同时使用,缩短患者的等候时间。57岁的刘波辉和老伴都患有肝胆疾病,不时就会来医院打个B超。“以前,我们做检查要跑上跑下,一会去一楼看门诊,一会儿到二楼去做彩超,现在全部在一楼就解决了,对我们腿脚不好的老年人来说,真的方便多了!”

       建、改、创

       科技赋能让就医更简单

       建。在绵竹,60岁以上的老人占比29.8 ,人口老龄化高于全省乃至全国平均水平。在基层医院,前来就医的更以老年人居多,复杂的就医流程成了老年人看病的绊脚石,绵竹市第二人民医院通过一系列智慧化医疗系统,进一步简化了就医流程,节约了患者就医时间。

       门诊自助服务区新增的三台自助终端机能实现一键挂号、门诊缴费、报告打印。费用结算可以选择刷脸支付,还能同步实现医保结算。如今,这里的老人不用手机和银行卡,也不需要身份证,单凭刷脸就能完成挂号、就诊、拿药、结算等整套就医流程。

       改。“一老一小”是基层的重点关注人群,为了保障“一小”的健康和心理发展,降低儿童就诊时的不适感和恐惧心理,医院将原本的儿童雾化区域独立出来,特别设计独立卡座,采用一人一机、搭配简洁、稚嫩的动物造型,鲜艳、活泼的色彩,体现出俏皮、可爱的卡通特征。童趣外形结合丰富的动画,让孩子忘记烦恼。孩子们坐在智能雾化机前,看着动画、听着儿歌做雾化,边做雾化边娱乐,玩着玩着就做完治疗了。在降低交叉感染的同时,家长们也不用担心孩子做雾化时哭闹不止了。

       创。为了缩短患者等待手术与留院的时间,同时减轻患者的费用负担,如今在这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等手术都实现了日间手术。

     “这些设备我之前只在成都的大医院看到过,没想到现在家门口都这么高端了。”家乡医疗机构软硬件的改善,让常年在外工作的赵晴大吃一惊。元旦回家带母亲做胆囊手术的她,原本以为需要一周的住院时间,没想到,早上办理了住院,下午完成手术后就回到了家中,真正做到了省时又省钱。

     “这样大规模的改变,没有破釜沉舟的准备是做不出来的。”历经11个月的逐步优化改善,在副院长罗小亮手中修改过的方案都有8版,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前来参观调研的其他医院负责人也叹为观止。

       而从医院小到一针一线的摆放,大到科室的分工规划,在院长李述剑看来,都是在为医院今后5年、10年发展布局作铺垫。“对标一流医院,提高业务和服务能力是我们的目标,如果我们的患者能通过新业务、新技术,在家门口享受到三甲医院的服务,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李述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