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23版(2021年01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中医针灸的16种刺法
宣汉县中医医院 李清国

中医针灸在治疗很多疾病上,都有较好的效果,其刺法多达几十种,本文选取16种刺法,为大家进行简单介绍。


    1.俞刺:俞刺者,刺诸经荥输藏腧也。指刺四肢部的井、俞、经、合等穴位和背部的五脏俞穴。主要治疗五脏疾病,腧即为在人的后背上相对应的五脏俞穴,包括心、肝、肺、脾、肾俞穴。由于该方法刺这五大俞穴,因此叫“输刺”。例如结石性胆囊炎导致的疼痛,用针刺胆俞穴就可以有效缓解疼痛。


    2.远道刺: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府腧也。指身体上部有病时,取下肢部的阳经的俞穴进行治疗。主要治疗六腑疾病,下合穴即为膝盖附近的6个俞穴,例如吃饱饭后,胃胀、胃痛、胃不消化,可用针刺胃经下合穴。


    3.经刺:经刺者,刺大经之结络经分也。经常用于治疗淤血、有硬结、按压疼痛,即经脉结聚。直接刺在大经位置,因此叫“经刺”,例如治疗腱鞘囊肿,就可以用这种方法缓解郁结。


    4.络刺: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用针刺小经络,直至出血为止,以达到泄邪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泄出阻滞在络脉上的邪热之气。可以使用三棱针和小针刀放血、皮肤针重刺放血,例如治疗颈椎病。


    5.分刺:分刺者,刺分肉之间也。用针深刺,直达深层的肌肉,治疗围绕骨头的肌肉酸痛,因为古人把此处的肌肉叫“分肉”,所以叫“分刺”。用针刺环跳穴、秩边穴可以治疗梨状肌综合征。


    6.大泻刺:大泻刺者,刺大脓以铍针也。用铍针切开皮肤,放出脓血的刺法,主要是治疗外科疾病。


    7.毛刺: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浅浅的刺进去,主要治疗皮肤疾病,例如梅花针这种皮肤针就是由这种刺法衍生出来的。例如皮神经炎导致的部分皮肤麻木就可以用该刺法治疗。


    8.巨刺: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刺在患处另一边的腧穴上,就是在没有毛病的那一边针刺。因为人体经脉交错纵横,腧穴会左右相交,而针刺健侧就作用于相应的患侧,例如治疗半身不遂,就可使用。相似的还有“缪刺”。


    9.焠刺: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用火烧针,直至针红之后刺入,要快速进出,可以治疗局部冰凉,不宜治疗局部发热。


    10.偶刺:偶刺者,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以治心痹,刺此者傍针之也。按压胸背,在胸背上压痛的地方用针刺,胸背各一针,可治疗心脏疾病,因为前后对应刺,因此叫“偶刺”,也叫“阴阳刺”。


    11.报刺:报刺者,刺痛无常处也,上下行者,直内无拔针,以左手随病所按之,乃出针复刺之也。对疼痛不固定位置的疾病,若患者疼痛上下流动,就用针直刺,留针时用手来回按摩,常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


    12.恢刺: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刺在肌腱的侧面,直刺在肌腱的侧面周围以内范围内以透刺,来缓解肌腱痉挛,如抽筋。


    13.齐刺: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在患病的中央位置刺一针,并在两边各刺一针,共刺三针,所以叫“齐刺”,又叫“三刺”,常用于治疗寒症,并且不是很严重,局部的疾病,例如腰椎、颈椎病等。


    14.扬刺: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当中一针,四周斜刺四针,成聚集形,常用于治疗表皮但是面积较大的疾病,例如皮下结节或者是腱鞘囊肿。


    15.直针刺: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者也。沿着皮肤平刺,适用于寒气没有侵入内里的疾病,如果刺的深了,反而会导致寒邪入内。


    16.输刺:输刺者,直入直出,稀发针而深之,以治气盛而热者也。针直着进出,刺的穴位少,并留针时间长,出针缓慢,常用于治疗气盛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