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5版(2021年01月0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中医针灸治疗面瘫越早越好
盐源县中医医院 叶建

    面瘫也被称为面部神经麻痹、吊线风、歪嘴巴等,是以面部神经受损,导致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面瘫发病急,很多患者往往是一觉醒来,感到面部麻木,刷牙时漏水,才意识到大事不妙,继而可能连闭眼、龇牙、抬眉等动作都做不了。针灸是治疗面瘫的常用手段之一,但是大部分患者对于针灸的认识存在误区,事实上,患上面瘫后,针灸治疗越早越好,下面就给大家详细讲讲关于针灸治疗面瘫的相关问题。


    使用针灸疗法治疗面瘫,针药并用,同时配合平衡罐、红外理疗等辅助治疗手段,可以起到祛风散寒,恢复面部神经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效果。治疗效果显著,并且没有副作用,可以作为面瘫的首选治疗方式。


    急性期针灸治疗。急性期针灸治疗主要是通经活络,祛风驱邪,宜采用循经和面部局部三线取穴法进行治疗。首周治疗循经取穴,取患者风池穴、太冲穴、百会穴、合谷穴以及风府穴等穴位。百会穴平补平泻;合谷穴、风池穴与风府穴泻法;太冲穴部法,针刺1寸左右,留针30分钟左右。第二周循经取穴,刺法与首周相同,同时取下关穴、神庭穴、太阳穴以及巨髎穴,采用平补平泻手法,针刺1寸左右,留针30分钟左右。若患者存在舌头前半部分味觉衰退的症状,则需要增加廉泉穴;若患者存在听觉过敏的情况,则需要增加听宫穴。此外,也可以采用阳明经筋排刺,根据运行路线行针,排成两排,每针间隔0.5寸,留针30分钟左右。


    恢复期针灸治疗。恢复期针灸治疗主要是活血化瘀、荣肌养筋、培补脾胃,宜采用头部穴位、循经取穴以及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循经取穴配合面部局部外周穴位,取太冲穴、百会穴、风池穴、风府穴、合谷穴,手法同上;取翳风穴、下关穴、太阳穴、足三里穴、内庭穴以及神庭穴,针刺1寸左右,留针30分钟。翳风穴、下关穴、神庭穴以及太阳穴平补平泻;足三里穴、内庭穴补法。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以中线神庭穴、印堂穴、水沟穴、承浆穴,侧线太阳穴、下关穴、颊车穴,旁线阳白穴、鱼腰穴、承泣穴、四白穴、巨髎穴、地仓穴三线上的穴位作为主穴,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配合相关穴位进行治疗。若患者存在眼睑闭合不全的症状,则取鱼尾穴、攒竹穴;若患者存在鼻翼运动障碍则取迎香穴;若患者存在颏肌运动障碍则取承浆穴。针刺1.5寸左右,平补平泻,间断快速小幅度捻转手法,200转/分钟,捻针2分钟,间隔留针8分钟,重复3次,留针30分钟。


    联动期与痉挛期治疗。联动期与痉挛期针灸治疗主要是活血化瘀、舒筋养肌、培补脾胃、息风止痉,采用循经取穴配合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取太冲穴、百会穴、风池穴、风府穴、合谷穴,手法同上;取翳风穴、下关穴、太阳穴、足三里穴、内庭穴以及神庭穴,针刺1寸左右,留针30分钟。翳风穴、下关穴、神庭穴以及太阳穴平补平泻;足三里穴、内庭穴补法。同时视患者症状取相应穴位,若患者存在面肌跳动的情况,则取阳陵泉穴、行间穴;若患者面部肌肉萎缩则取三阴交穴、脾俞穴;若患者风寒袭络,则取列缺穴、风池穴;若患者风热袭络,则取曲池穴、大椎穴;若患者风痰阻络,则取足三里穴、丰隆穴;若患者气虚血瘀,则取足三里穴、膈腧穴。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面瘫一定要及早进行治疗,并且注意选择正规医疗机构,不要盲从盲信,否则一旦病程延长,不仅治疗难度大,治疗效果也不佳,会对生活造成严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