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8-9版(2020年12月0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成都模式”全方位全周期守护群众健康
从5A儿保到安宁疗护,五年高质量发展基层医疗卫生事业
范月秋 本报记者 杨琳

2016年10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推动健康领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维护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逐步缩小城乡、地区、人群间基本健康服务和健康水平的差异,实现全民健康覆盖,促进社会公平。为更好落实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进一步建设健康环境,成都市实施“十三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硬件提升工程,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硬件水平,为推进分级诊疗、加强医养结合、提供高品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打下基础。
五年过去了,成都市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到底如何?

 

周末照常开展预防接种
精细化服务获群众好评

 

“我们领导班子在大门口维持秩序,听到了群众的心声,内心很受触动,排除万难也要开展周末两天的预约接种。” 新都区大丰街道太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黄勋说。


为了满足辖区40余万居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太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专业队伍,选派10名医务人员到新都区疾控中心接受专业培训,建成了16人的一线服务团队和5人的应急后备队,以满足应急接种需求。同时,建立15立方米的疫苗专用冷冻库,成为区级首家配备冷冻库的接种门诊,以此保障疫苗供应。


黄勋说:“大丰流动人口多,受疫情影响,目前也已经打了12.3万针各类疫苗。”该中心还定期开展“妈妈课堂”讲座,让新生儿父母能熟悉疫苗接种流程和注意事项,提高疫苗接种率,增设咨询电话、家长微信群,实时解答家长咨询。


周末照常开展预防接种,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忧,是基层医疗卫生“成都模式”中真正提高群众获得感的最好诠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儿童、妇女、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为重点服务人群,在优化服务内容、规范服务标准的同时,也不断提高精细化的服务水平。


以成都市双流区东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该中心早在2017年就被评为5A级儿童保健规范化门诊,2018年创建了成都市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有着18年儿童预防保健经验的全科医师殷学莉介绍道,儿童保健科从最初的一两个人发展到如今的11人,“这些年,中心开展大量的宣教工作,让大家逐步意识到儿童保健的重要性,它关注儿童发育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不止步于身高体重”。殷学莉谈及儿保过程中开展的精细化服务——针对0至1岁发育滞后的儿童开展早教,“我们一发现孩子的发育和动作不符合要求,就会给家长一个正确的指导,及早进行干预,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截至目前,该中心已经有389人、1935人次参加过儿童早教,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细化的服务获群众好评。“有一个孩子一岁多了还不会站立,家长认为孩子没问题,我们反复打电话追踪,让孩子及早进行治疗,一岁半时孩子可以走路了,家长很感谢我们,每次来都要聊上一会儿。”殷学莉说群众的认可和信赖,是她坚持从事儿保工作的理由。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硬件服务能力
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十三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硬件提升工程完成后,成都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硬件服务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石板滩街道中心卫生院也成为了新都区第一家配备了16排螺旋CT和1.43T超导磁共振的卫生院,这有力保障了基层医疗设备设施提档升级,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救治服务能力。


钟阿姨今年61岁,家住成都市新都区石板滩街道马家村,今年10月中旬,钟阿姨洗澡时突然昏倒,家属发现后将其送至医院诊断为大面积脑梗死。当时处于昏迷状态的钟阿姨没有一丝醒来的迹象,高昂的救治费用让钟阿姨的儿子无力承担。无奈,儿子选择了放弃治疗,回家搭设灵堂。


然而一天一夜过去了,钟阿姨的生命体征仍比较稳定,随即被送到石板滩街道卫生院。卫生院立即组织了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翟洪建、内科主任陈相、康复科主任薛会勋对患者进行会诊并制定救治方案,全力进行救治后第3天,钟阿姨意识基本清醒并能开口说话,住院治疗20多天后能独立行走,生活基本自理,并顺利出院转为家庭医生门诊继续治疗。


钟阿姨在卫生院住院期间总费用花了8000多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报销完后钟阿姨只需缴纳800多元。


从灵堂到诊室,800元钱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能救下一条命,这是让人民群众极具获得感的基层服务“成都模式”,体现着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跨越式的发展。


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215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设施提升改造,为372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购置了DR、彩色多普勒超声等设施设备,完成了1828家村卫生室公有化标准化建设,其余任务正在稳步推进中。

 

探路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整合区—镇—村三级医疗资源

 

“城里住院费用高,转回来后,我只需在卫生院打消炎针,也不耽误家人照料农活。”今年5月,家住新都区石板滩镇东风村5组的曾爷爷因身体不适到石板滩街道卫生院就诊,通过问卷筛查,发现其为肺结节高危人群。家庭医生吴丽莹与曾爷爷沟通后,在卫生院为其做了肺部CT检查,发现可疑肺结节,随后新都区人民医院影像科、胸外科对曾爷爷的情况进行了会诊。6月11日,曾爷爷在新都区人民医院做了右下肺叶切除术,病理报告显示右肺下叶中分化鳞状细胞癌,属于肺癌中期。手术后,曾爷爷从新都区人民医院转回了卫生院,继续进行抗炎治疗。同时,卫生院家庭医生进行追踪,定期随访。


医共体建设让双向转诊得以较好实现,转诊过程中患者的各类信息实现互通,构建起了“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医新模式。


石板滩街道卫生院院长翟洪建说:“石板滩在青白江、新都区、龙泉驿、成华区四个地方的交界处,这里患者年龄偏大,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通过分级诊疗能让群众不跑路,在家门口就能看病,看好病,而且卫生院里一般的常规手术现在都能做。”


作为医共体牵头单位之一,新都区人民医院每个月都会安排专家,下沉石板滩街道卫生院,而区医院的各类培训、各种活动上也都有卫生院医生和乡村医生的身影,上下联动让镇村区三级医疗机构俨然成为了“一家人”。


据新都区卫生健康局基层卫生科科长魏婷婷介绍,新都区将逐步建立慢性病管理服务中心、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中心、医共体信息化管理服务中心“3个中心”,为群众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和科学化的健康服务。同时,新都区建立以区人民医院、区中医医院、区第二人民医院为龙头,1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枢纽,村(社区)卫生站为网底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这样,作为5个国家试点县之一的新都区在紧密医共体建设方面就会进一步整合区—镇—村三级医疗资源,形成良好运行模式,有效提升基层卫生服务水平。

 

夯实基层卫生人才队伍
“90后”高学历医师守护居民健康

 

“防疫期间,我们中心全是‘90后’独挑大梁,没有成熟的模式,一切在摸索中进行,也相当于是小学生在和大学生同台竞技。” 双流区怡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秦涛说。今年2月,双流区怡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全成都基层医疗机构首家为返岗复工人员开具健康证明的医疗机构。


秦涛表示:“中心成立于2017年底,是年轻的、全新的医院,中心全体医务工作者的平均年龄只有28岁,可以说是全成都市医师平均学历最高的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中医科长徐玉巧,1991年生。疫情期间,因为救护车没有招到司机,她请缨:“让我来试一试,平时开手动挡的车,在坝子里练一下,应该能上手。”第一次护送居家观察发热的病人到双流区人民医院,徐玉巧紧张极了,出了一身的汗,但最终安全保质的完成了任务。


1992年出生的公卫科科长李尚月,原本定于2月2日举办结婚仪式,但因疫情原因推迟结婚,只为心无旁骛战“疫”,她在前期一直在流行病学调查的现场,还要负责各类信息的第一时间报送。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的李尚月是班里唯一一名留在基层工作的人员。“90后”办公室主任魏菁负责疫情防控宣传,确保科学防疫知识全面到位无死角,同时,她还要安排好医护人员的后勤保障,当好防疫的“传声筒”……


1月21日至11月30日,这支年轻的医务队伍共计开展居家医学隔离观察933人,交通路口卡点排查14296人次,复工、返岗免费体检服务2337人次。一串串数字,是“90后”们在这次疫情大考中交出的优秀答卷。

 

基层开设姑息治疗和安宁疗护
让患者安详走完“最后一程”

 

早在2017年,成都市双流区东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便在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的协助和指导下,开设了姑息医学科,关心生命的质量,实现了重症病人在弥留之际“走的时候离家近一些”的愿望。这是双流区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开设姑息医学科的基层社区医院。


双流区东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内科主任、姑息医学负责人朱富莲表示:“我们跟华西四医院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需要他们指导的时候,我们会请他们下来进行会诊,或者是进行远程视频会诊。此外,我们也和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建立了医共体,他们的肿瘤科病人比较多,肿瘤科和我们进行点对点的服务。”


东升社区姑息医学科会为患者提供服务包,最主要的是进行镇痛治疗。除此之外,还提供心理上的疏导。“我们的工作可以做到和助产士一样,一个是帮人喜悦地迎接生命的奇迹,一个是帮人平静地接受生命的终结。”朱富莲介绍道,中心已有两名心理医生投入到安宁疗护的病房中,提供心理方面的最大支持。


三年多以来,随着技术和人员的完善,东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姑息医学科不仅有专业的技术支持,更难能可贵的是提供了更加便利和低价的人文服务,住院10多天,只需花2000多元。内科住院部、门诊部主任宋虹利说:“我们目前陆陆续续已接纳了90多个病人。一个人死亡时能否平静,这牵涉到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现实,让病人安静地离开人世,家属也认可,这是我们安宁疗护的最大意义。”


这些病人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载体,通过推进医防融合,将智慧医疗元素融入智慧城市和智能社区建设,用科技力量引导居民建立健康生活方式,这是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真正提升居民的获得感以及幸福感的最佳体现。


“十三五”期间,成都市持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和社区医院创建活动,完善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标准和评价体系。截至目前,成都市160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合格及以上标准,占全市基层医疗机构的60%,其中推荐标准机构数64家,占总机构数的17%。全市3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社区医院创建评审。


经过这五年高质量的发展,从5A儿保到安宁疗护,“成都模式”全方位全周期守护着群众的健康。主要指标总体如期实现,重大战略任务和各个项目工程全面落地见效,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成都市卫健系统的基层卫生工作在基建、设备、人才、管理和标准化等各项软硬件条件上已可初步达到对市民从孕育出生到成长成年再到退休康养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谱写“十四五”新篇章,下一步,成都市将稳步推进县域医共体(城市医联体)建设,加强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哨点诊室规范化建设,加强特色科室建设,细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力争树立基层卫生“成都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