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5版(2020年12月0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报纸的意义
成都市卫健委宣教中心 范月秋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有9.2亿人在用手机上网,看电视的人平均年龄是45.2岁,看报纸的人群平均年龄是48岁。就连在地铁里的大爷,都戴着老花镜刷着屏。新时代,报纸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近日,成都市成华区文化馆举办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报纸回顾展,主要展出2020年1月21日至9月9日《人民日报》《中国摄影报》《南方周末》《四川日报》《成都日报》《华西都市报》《新民晚报》《华商报》等报纸。护目镜上的水汽、战“疫”间隙的熟睡、星夜中的逆行驰援,拍不全的志愿者照片……战“疫”中一幕幕感人的场景,还有“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幸得有你,山河无恙”等寓意深刻的语句跃然纸上,在铅字墨香的报纸上留下了不灭的痕迹。


    要了解一个城市,较为简便的方式是探索那里的人如何工作、如何恋爱、如何死亡。而了解一个城市的文化,看报纸一定是必不可少的部分。报纸里有时代更迭、岁月变迁,有人间风味、烟火江湖,有生老病死、离愁别绪……而副刊,则彰显着一份报纸的文化。


    诚然,新媒体冲击着传统媒体,特别是5G时代的来临。但那些始终秉持初心,传播优质新闻,树立正确舆论导向的报纸仍然具有新媒体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价值。战“疫”期间发行的报纸特刊,都是值得收藏的宝贝,它看得见、摸得着,严谨踏实、沉着冷静、诚实客观地记录着一个伟大民族的战“疫”力量。并且,在这些特刊中也都印制了可阅读更多报道的二维码,这是一种变局中开新局的探索实践。


    回归到个人,当下阅读报纸到底能有什么意义?


    想起加缪曾经说过,我对英雄主义和圣人之道都没有什么兴趣,我感兴趣的是怎样做人。阅读报纸,不忘初心。看见更大的世界,成为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