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4版(2020年12月0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8年磨一剑 为了一颗 中国心”
——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团队人工心脏植入手术纪实
本报记者 徐咏秋

不久前,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主任黄克力团队成功为一名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完成人工心脏(左心室辅助系统)植入手术,这是全国首例正式上市人工心脏的植入手术,意味着人工心脏技术从临床试验到应用迈出了一大步,为晚期心力衰竭患者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与普通心脏移植手术不同,安装人工心脏的患者需随身携带一台3公斤重的驱动装置。近日,记者前往四川省人民医院,对话国内首例安装正式上市人工心脏的患者朝福(化名)和其主刀医生、心脏外科主任黄克力教授,了解手术背后的故事。

 

电源成“生命之源”

 

    “保护性隔离,谢绝探视!”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第一住院大楼心脏外科,紧闭的房门上,这样的提示语增添了几分神秘感。11月17日,患者朝福接受人工心脏植入手术后,从重症监护室转到心脏外科病房开始后续康复治疗。


    征得相关方面允许后,记者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换上蓝色一次性隔离衣,戴上帽子和鞋套,轻轻推开了房门,朝福安静地躺在病床上,他母亲站在一旁。此刻,平静的外表下,一台人工心脏正在朝福体内“高速运转”,金属叶轮在电力驱动下,代替心脏收缩,将血液泵至全身各器官,为他的生命提供支持。


    朝福说,每天上午,心脏康复治疗师都会来帮他进行康复锻炼,而无论锻炼还是去厕所,他都要带上这台生命“发动机”,“随时都要注意,生命就悬在电池上!”


   “目前设备电源有6节电池和一根充电线,可接受直流和交流电源两种供电方式。当环境中有电源插座,就可以边充电边使用;一旦断电,提前安装在内部的2节电池就会启用,可维持供电8~10小时,另外4节电池需随身携带,外出时最好带上充电线,有地方充电时就边充电边使用。”四川省人民医院ICU护士长曾斌介绍,根据使用的情况,朝福每隔半年到一年还需要到医院更换电池,“我们也会定期对其进行回访,随时和他保持联系。”


    尽管多有不便,但朝福仍十分感谢“它”的到来,因为身体变化是真实存在的。“我现在已经能正常饮食,还能吃肉了,体重也从手术前的84斤增加到100斤。”一年前,病情加重后,41岁的朝福每天不得不服用大量药物增加尿量,改善心脏情况,这也让他没了胃口,吃不下东西,体内营养也因此大量流失,身体极度消瘦,由于心功能衰竭,稍一活动就气喘吁吁,所以他的大部分时间只能卧床休息。“出院后,我要听音乐,还要自己做红烧肉吃,好好地活着,享受活着的每一天。”

 

人工心脏打开一扇窗

 

    朝福出生于眉山市彭山区一户农民家庭,7岁那年被诊断为“双侧臀大肌部分萎缩”,行动不便,一家5口全靠父亲卖菜为生,而父亲又不幸遭遇车祸腿部受伤,患有心脏病的母亲先后两次手术安装心脏起搏器。8年前,朝福又被确诊为心脏病,需长期服药维持生命,家中日子过得很艰难。今年1月,朝福腿部出现莫名肿胀,到医院就诊后被确诊为扩张性心肌病。


    扩张性心肌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原发性心肌疾病,患者初期会出现气短、水肿等症状,直至心力衰竭,最终死亡,心脏移植手术是这部分患者唯一的生存机会,然而,由于供体缺乏、转运难度大等条件制约,患者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等待,而人工心脏的问世无疑为这类患者打开了一扇窗。


    “这台手术实在太不简单了,但我相信省医院、相信黄教授,我下定决心要做。”彭山区人民医院是四川省人民医院的帮扶单位,平时会不定期派专家前去开展义诊活动。今年5月,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衰团队前往彭山义诊时,朝福认识了该院心衰中心的主任医师王文艳,正是在王文艳的建议和帮助下,他前往四川省人民医院寻求更好的治疗。“我这人性格说一不二,一旦做出决定我就努力去配合,严格按照医生要求作准备,我从没有动摇过、害怕过。”

 

手术须确保万无一失

 

11月10日上午8时,朝福被推入四川省人民医院手术室,一场备受瞩目的手术开始了。


    为了这一刻,此前,无数人已经做了大量工作。经过5个多月的准备,在四川省卫生健康委的支持和帮助下,四川省人民医院顺利通过评估取得左心室辅助系统的临床应用资质。为确保首例手术万无一失,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团队就患者情况反复与北京阜外医院、美国犹他大学、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进行远程沟通交流,并根据相关方面意见不断调整治疗方案,最终确定手术方案,拟定于11月3日实施。


    可没想到,原本周密的计划,却因病人病情变化推迟,经过一周的努力,心脏外科团队认为各方面条件已具备,最终手术日期定于11月10日,经过切皮、开胸到血管缝合等10多项大小步骤,历经6小时,手术顺利完成。“既定的手术时间如同火箭发射,数3、2、1以后就必须发射,错过时间窗后可能就发射不了了。”黄克力说。


   “前面的试验汇聚了众多人的心血,应用到这一步不能有任何闪失,这样才对得起前面的探路者。”黄克力说。据媒体报道,我国目前已成功完成17例“永仁心”人工心脏手术的临床试验,北京阜外医院胡盛寿院士团队更是国内人工心脏领域的探路者。而更重要的是,“此人工心脏已在重庆建厂生产,其间中国工程师进行了技术改革并申请了多项专利,前期的中国临床试验获得100%成功,可以说是一颗‘中国心’,不能容许失败。”黄克力介绍。

 

专业练就“金牌”团队

 

    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中心目前是全国为数不多具备心脏移植资质的单位之一。中心经过多年努力,不但心室辅助、心脏移植及心肺联合移植技术迈入国内领先水平,而且还逐步形成了针对终末期心衰患者治疗术前、术中、术后康复的一系列规范化体系,尤其是心衰中心医护团队,在机械装置操作和移植护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成为一支“金牌”心脏团队。


   “心脏外科太特殊了,要想达到行业顶尖水平,就必须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探索,一步一步掌握并熟练运用技术,最终造福患者,同时,还必须有强大的相关学科团队的合作和支撑。” 黄克力说。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8年前,四川省人民医院将心脏外科从原来的心胸外科中独立出来,成立心脏外科中心,先后派出多名医护人员前往美国犹他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中心学习人工心脏植入技术,并于2015年11月率先在国内成立心衰中心。


    20世纪90年代,黄克力毕业于华西医学中心(原华西医科大学),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具备心脏移植资质的医生之一,在心脏移植及心肺联合移植手术方面具有丰富经验。2012年,从广东省人民医院回到四川省人民医院后,他为了让团队成长为“尖刀班”,开启了“魔鬼”训练模式。“心脏外科的病人几乎术后都要进重症监护室,我们医生必须守在身边,随时抢救。”胸外按压、复苏、除颤、推药,甚至开胸挤压心脏对一名心脏外科医生来说都是“家常便饭”。为了应对随时而来的抢救,黄克力要求医生的手机长年24小时不能关机。他和他的团队成员除了要每天早上7点就开始查房、开会、手术,晚上回家还要研究医学专著、写论文直到半夜。


    如今,从医30年的他将更多心思花在了培养年轻人身上,“我希望这项技术能尽快成为一项常规技术,造福于更多晚期心力衰竭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