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7版(2023年11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第十一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主宾国活动-传统医药文化与科技交流活动举行
科博会上掀起“中医热”

       11月22日,第十一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主宾国活动-传统医药文化与科技交流活动在绵阳举行。印尼海洋与投资统筹部副秘书兼中印尼高级别对话合作机制秘书处协调员罗米·费尔曼,绵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川萍,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道丕出席并致辞。活动由绵阳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李晓林主持。印度尼西亚、上海中医药大学、四川省外事办、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四川省中医药发展服务中心及绵阳市有关嘉宾及代表参加活动。

       李川萍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和印尼都是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国家,而传统医药文化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传统医药文化的交流与合作逐渐成为新的热点,新时代赋予了传统医药更加丰富的内涵。展望未来,中国与印尼在传统医药文化领域的合作前景广阔。希望通过此次传统医药文化与科技交流活动,促进两国在传统医药方面深入交流和密切合作,推动中印两国传统医药高质量发展,共同为两国人民的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李道丕在致辞中表示,绵阳市作为四川中医药发展的排头兵,持续挖掘传承中医鼻祖岐伯、针灸鼻祖涪翁等绵阳特有的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产业和文旅深度融合,生动诠释了“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丰富内涵。本届科博会首次将传统医药交流合作纳入对外交流合作内容,是中华文明和印尼文化的一次美丽邂逅,也是包括绵阳在内的四川中医药与印尼传统医药交流合作的又一个新起点。希望双方建立精诚合作关系,加强对话交流、加快务实合作、加大科技赋能、加深人文交流,不断增进两国传统医药合作的活力与动力,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

       会上,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杨永清、市中医医院教授任清良分别以《构架顶天立地的大健康产业新生态》《绵阳中医药的历史和现状》为题作了主旨演讲。

       在中医药文化展示及体验活动中,印度尼西亚嘉宾代表对传统中医药表现出浓厚兴趣,表示希望双方能够在传统医药领域有更多的交流,开展更多的合作。


       现场直击


       传统医药赶上现代科技的“潮流”

       中华传统养生功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其因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显著的健身效果而享誉世间。现场,传统中医药文化表演——太极、八段锦等,得到了与会嘉宾的一致称赞。

       中印尼双方嘉宾还前往绵阳市中医医院参加中医药文化展示及体验活动。活动现场设置了标本展示区、香囊制作区、中医外治区、药材辨识区及膏方熬制区,参展者可通过近距离观摩学习了解中医药相关知识、体验中医药的乐趣、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传统的中医药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焕发出了新的光彩。在活动现场,一台“中医四诊仪”就让现场观众亲身体验到科技赋能下的中医药魅力。

     “中医四诊仪”集舌诊、面诊、脉诊、问诊采集系统为一体,体验者只要将头放置在仪器上,通过电脑智能望、闻、问、切,几分钟之后,就可得到检查报告及治疗方案。

       中华文明与印尼文化的邂逅

       在中医药文化展示区,印尼嘉宾近距离观摩学习了解中医药相关知识、体验中医药的乐趣、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传统中医药学为何亮相科博会?原来,中国和印尼的传统医药在理论体系、治疗技术、天然药材使用等方面都有很多相似相通之处。通过这样的线下交流,可弘扬传统医药文化,促进传统医药服务多元化发展,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绵阳作为中医药文化发祥地之一,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等重大项目相继落户绵阳。全市共有中药材品种2150余种,涪城麦冬、江油附子和百合、梓潼桔梗、平武天麻和厚朴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品种,三台县成为全国最大的麦冬生产基地,平武县被授予“中国厚朴之乡”称号。(本报记者 方继莲综合报道 图/  孙亭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