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1版(2023年11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随时“在线” 守护患者肾脏健康
——记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肾脏内科主任郭宗琳
□本报记者 陈丽娜

      “郭主任,在吗?”

       11月8日下午2点,一名小伙在家人的陪伴下敲开了郭宗琳办公室的门。

     “哎呀,要赶紧透析,我马上给你安排!”看到小伙面色晦暗,体虚无力,结合他的病史情况,郭宗琳迅速作出判断:是尿毒症引起的并发症。

       郭宗琳是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肾脏内科主任,长期在东虹院区坐诊。虽然有固定的排班,但她的患者更习惯直接到办公室找她,有急事就直接打电话给她。

       郭宗琳手机上存了300多名患者的电话,还细心地对每名患者的情况进行了简单标记。

       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甚至凌晨,只要接到电话,郭宗琳总是第一时间指导患者用药自救,有时还要帮忙联系救护车,指导抢救、血透、腹透、治疗、置管、手术等。

       正如她自己所说:“作为一名肾脏科医生,我的使命就是‘护肾护健康’!”

     “没有过硬的技术,危急关头怎能救人一命?”

      1995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成都铁路分局医院工作。

然而,入职第一天,她就被告知要派驻到资阳铁路卫生所,并要求立即动身。就这样,郭宗琳拎着大包小包,和7名新毕业生前往资阳,开始了她的从医生涯。

       在资阳,她常常背着药箱、顶着烈日,给铁路沿线施工现场的工人送医送药。

       一天,一名60多岁的大爷突然出现心跳心慌,需要注射强心针。只懂书本知识,没有实操经验,郭宗琳心里很怕,看着病人痛苦地挣扎,她叫来两名同学,一边听诊,一边推药,病人神奇般地好转。第一次独立成功解除病人的痛苦,让郭宗琳感受到医学的神奇。同时,如何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丰富临床经验,如何将医学基础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缓解基层医疗资源的缺乏,第一次摆在了她的面前。

       1996年,郭宗琳向医院申请,前往原成都军区总医院心内、呼吸、消化、肾内等科室轮转进修,其后到肾内科血透、腹透专科进修。

       郭宗琳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在肾内科进修时,一个正在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人突然呼吸困难、捂住胸口挣扎,带教老师迅速判定是心包填塞,在透析机上立即进行心包腔穿刺。

       穿刺针随着心跳节奏缓慢摆动,血性心包积液一管一管抽出,病人呼吸困难的症状逐渐缓解。

     “如果没有对病人病情的了解和熟悉,没有过硬的技术,在危急关头,又怎能救人一命?”郭宗琳想道。

       回院后,她创建了血透室和腹透室,先后开展了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腹膜透析、股静脉置管、腹膜透析置管术等新技术,为尿毒症铁路职工及病友提供了就医平台。

       肾病不简单

       成为专业肾内科医生更不简单

       为何选择成为一名肾脏内科医生?

     “当时觉得,肾病内科是所有内科科室里最简单的。”郭宗琳坦言。

       1998年,郭宗琳前往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肾内科进修,遇到了恩师杨铁城教授,正是这一年的进修经历,让她深深地意识到:肾病其实并不简单!

       看似简单的病历书写,郭宗琳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完全“过关”。“我书写的每一份病历,杨教授都会用红笔修改,并让我重新抄写。”郭宗琳说。25年过去了,她的书柜里还保留着那叠红笔修改过的手稿和笔记。

       郭宗琳清楚地记得,有次查房时,杨教授问她:速尿利尿的机理是什么?

       郭宗琳答不出来。第二天查房时,杨教授又问她同样的问题,她傻眼了,压根还没有看呢!当天晚上,她仔仔细细看了一遍,记住了。哪知第三天,杨教授继续问了同样的问题,她回答了一点点,又忘了。这时,杨教授说话了:“你确实看了书,但是没完全看懂,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实则涵盖了肾脏微观结构的生理机制,一名肾内科医生不知道速尿的机理,就相当于心内科医生不知道西地兰机理一样尴尬。”

       第四天,郭宗琳终于回答对了问题,至今也没有忘记答案。

       杨教授严谨的教学理念、扎实的医学知识、高超的手术技能,让她领悟到医学基础知识需要融会贯通,促进了她医疗技术水平的快速提高。

       回院后,她先后开展了颈内静脉置管、颈内静脉卡腹导管置管、动静脉内瘘术及重建术等多项新技术。所在科室在2000年获成铁局内科“血液透析专业重点专科”,2002年获铁道部“重点专科”,2011年获成都市医管局“优势专科”。

       2012年,她第三次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肾内科进修,完成了肾脏病理和实验室的学习。回院后,开展了肾活检技术,完成了“成都市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干预研究”科研工作。

       既是内科医生

       也是“小半个”外科医生

       在大多数人印象中,肾脏疾病是慢性病,然而看似“温和”的疾病一旦发展为急危重症,则需要肾内科医生快刀斩乱麻,将患者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

       一个周末的早上,由于病房医生生病,血透值班医生临时被抽调到病房值班,郭宗琳主动代替血透室医生值班。

       突然,血透大厅病人彭某大吼一声,郭宗琳闻声跑过去,只见患者心跳停了,她立马组织抢救:下机、心脏按压、静脉用药等,快速有序地进行抢救。

       最终,郭宗琳带领团队坚持了1个多小时,患者终于得救了。

     “我心里只有一个信念,病人一个人一大早就从新津家里赶到我们血透室透析,一定要把他救活,否则,我怎么向他的家人交代。”郭宗琳回忆道。

     “血透病人王某心率只有20多次/分!”“新冠病人陈某某透析中突然氧饱和度下降!”每一次病人的危急情况,郭宗琳至今都还清晰地记得。多年来,郭宗琳带领团队将无数肾病患者从死亡边缘拉回。

     “我既是内科医生,也是小半个外科医生,要细心、耐心,也要快速反应,抢救病人争分夺秒。”郭宗琳说。

       护肾小分队

       全力守护患者肾脏健康

       2020年,郭宗琳来到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担任该院东虹院区肾脏内科主任。

       在郭宗琳带领下,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肾脏内科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内涵质量,实现跨越式发展。科室以慢性肾功能衰竭专病诊治为特色,逐渐形成了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血管通路、慢性肾脏病管理等多个亚专业,实现慢性肾脏病一体化全周期管理,治疗与预防并重,提升内涵质量和服务能力。

       学科建设也在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慢性肾脏病的早期诊治和预防、维持性血透患者钙磷代谢异常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综合治疗和预防、维持性血透患者相关心血管事件的研究、血液净化及干体重评估研究等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立项省/市卫健委、医学会等科研项目10余项。通过省科技成果评价3项,其中《成都市高危人群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队列研究》《尿毒症病人跌倒风险筛查量表应用及综合干预方法效果研究》分别获得四川省/成都市医学科技三等奖。

       作为成都市成华区肾病质控中心主任,郭宗琳还指导基层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挥成华区肾病质控中心的作用,培训和指导,提升他们的服务能力。此外,她还带领科室医护人员走进社区、养老院、基层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系列健康科普宣传讲座和义诊活动。

     “我们还专门建立了肾病患者的管理群,群名就叫‘护肾小分队’,希望能为区域内肾病患者做好服务,守护他们的肾脏健康!”郭宗琳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