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2版(2023年11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医疗市场化” 别让仁心异化
□梁宇飞

       近日,有网帖举报湖北襄阳健桥医院涉嫌贩卖出生证明,举报者称经过一年多的暗访发现,襄阳健桥医院院长叶某某勾结多地中介团伙,利用社交平台公开发布办理出生证信息,物色客户,贩卖出生医学证明、疫苗接种本。目前,相关问题正在进一步调查核实中。(11月7日 央视新闻)

       前不久,“医疗反腐”的大幕刚刚落下,医疗领域中的黑色产业就又曝光在公众面前。医疗行业是一个特殊行业,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业者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私营医疗机构作为我国提供医疗服务的主体之一,是我国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事件中,涉事私立医院倒卖出生证明,无底线逐利甚至沦为犯罪活动的“帮凶”,无疑不利于医疗产业的良性发展,也损害了医疗行业的公信力。

       一个并未向卫生部门申请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且此前因非法鉴定胎儿性别而受到刑事处罚的医生,为何能够在之后“步步高升”,最终成为一所医院的院长?一个多年来屡次发生医疗纠纷甚至医疗事故,受到批评处罚的医院为何依然可以顺利经营下去?并且有关人员既知“我们犯的是死罪”,又为何铤而走险?当前这家医院所“洗白”的被拐儿童数量如何我们尚不得而知,但就其业务涉及多个省份来说,为数恐怕必不在少。一旦人心被利益异化,将经济利益置于他人家庭的完整与幸福之上。医疗机构又怎能起到解除病痛,服务人民的正向作用?

       就本次事件来说,涉事医院贩卖出生证明必然会同私生,代孕,人口拐卖等一系列黑色产业挂钩。该医院无疑扮演着这条“洗白”道路上的重要角色,实质上已经成了犯罪行为的协从者、执行者。

       治理私营医疗领域的黑色产业和有关人员的灰色收入,不仅要着眼于涉事医院本身,也要打击有关的网络中介和网络买家,更要揪出其背后的“保护伞”。治理医疗黑色产业,就是要对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把控,不放过这个产业链中的每一个节点,才能深度荡涤污垢,才有望将医疗黑色产业链条彻底斩断。

       医疗市场化推进得法,才能够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权益,秉持医疗工作者的医者仁心,有效服务大众。但如果对无序的医疗市场化“放任自流”,让其“野蛮生长”,就会出现诸多不规范甚至违法的行为,最终也势必会损害群众的合法权益,为医疗领域带来负面影响,破坏公众的医疗信任。

       无德不成医,“仁心”是衡量医者的标尺,“公心”是医疗机构从业者服务社会的动力之源。只有让制度管控,舆论监督,组织建设,思想培养等措施跟得上医疗私有化的步伐,使私营医疗机构在追逐盈利时不忘自身背负的医者使命和社会责任。才能彻底铲除黑色产业的生长土壤,不让“医者仁心”在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念中走向异化。 (据“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