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些地方中小学生“课间10分钟被约束”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就此采访了教育部有关负责同志。这位负责人表示,中小学校安排课间休息十分重要、十分必要,有利于学生调节情绪、放松身心、增强体质和防控近视。坚决纠正以“确保学生安全”为由而简单限制学生必要的课间休息和活动的做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一直以来,一些学校将课间十分钟“没收”,无非是一个“怕”字在作祟,怕孩子在课间玩耍时间表磕了碰了引发学生安全问题,进而怕家长指责学校监管不到位、不依不饶“闹事”,老师也怕给自己找事,加之“出现一次安全事故,年终考核一票否决”的评定标准,犹如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学校管理者们的头上,令其惶惶不安。为了减少学生意外伤害的风险,便“一不做、二不休”,从“自由活动”变成了“严加看管”,更有甚者要求学生大课间也不准去操场开展活动,课间十分钟静悄悄。
殊不知,课间十分钟,是对学生课程学习的调节时间,学生到室外适度的运动和活动,可以让在课堂上绷紧的神经得到调节,可以缓解大脑疲劳,有利于提高学生下一节课的专注力和课堂教学效果,也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创造力发展。现实中,课间十分钟被挤占,学生课间得不到应有的休息,往往导致学生接下来的上课精神不足,注意力难以集中,影响听课质量。同时,学生们久坐不利于学生身体健康。
实际上,教育部高度重视学生课间休息,2021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教育部令第50号)明确,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因噎废食绝非良策。下课了,就要让学生在课间十分钟“撒个欢儿”,在课间活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使学生健康成长、快乐成长,这一定是学生、家长和学校共同的期待。这里,呼吁各学校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学生,加强室外场所设施排查和人员值守,加强学生安全常识教育,把安全事故风险降到最低,让孩子们快乐放心活动,还学生一个热闹的“课间”,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据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