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5版(2023年08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以勇敢担当 赢得荣誉

  罗长奇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宜宾医院骨外科博士、骨科主任助理 

  Ta说:医疗技术的发展在一定时期内是有限的,但我们可以用无限的关怀来回应病人的托付。

  青年有力量,国家有希望。伴随着无数青年医务工作者的奋进足迹,新一代的年轻医生逐渐成了医院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宜宾医院就有这样一位青年医生,坚守岗位、担当使命,顺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用自己的真才实学奏响青春之歌。他就是刚刚荣获“2022年四川省城乡医疗卫生对口支援优秀个人”的骨外科博士、骨科主任助理罗长奇。

  主动投身对口帮扶工作

  从医学生到规培医生,从住院医师到主治医师,不仅需要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临床一线,还不能放弃自己所热爱的科研学术工作。罗长奇说:“平时的主要时间都在查房、手术、门诊,所以只有深夜抽空学习,让自己的每一天都有所进步,稍微休息一会,都觉得有愧疚感。”

  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作为华西宜宾医院“组团式帮扶”雅江县人民医院工作队队长的罗长奇闻令而动,迅速集结队员,带队前往灾区参加抗震救灾工作。在经历冰雪天气和道路受损的艰险后,医疗救援队辗转5个小时到达震中磨西镇。连续17天,罗长奇克服高原反应,通宵达旦投入伤员紧急救治、转运等工作,先后救治重症伤员15名,完成转运患者、清创缝合及骨折复位固定10余例,协助完成骨折手术1台次。

  据了解,“90后”的罗长奇是历届帮扶雅江县人民医院工作队伍中年龄最小的队员,骨科专业博士毕业后2年,他就主动投身到对口帮扶工作中,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对受援医院开展定点精准帮扶。

  一切从患者健康出发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疗技术的发展在一定时期内是有限的,但我们可以用无限的关怀来回应病人的托付。”罗长奇时常以此来提醒自己,为患者提供最规范的治疗。

  所谓最规范的治疗,指的是在常规治疗思路和医生现有水平下,综合考虑患者各方面情况,为其制定适合的个体化方案。这是对医生的一种考验,督促医生不断学习新技术,提高专业能力,适时寻求其他专业的帮助。作为新时代青年医生,罗长奇始终用心、用情、用微笑去面对每一名患者,努力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一切从患者的健康出发,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罗长奇说,“踏上学医路,就是选择这样的人生,这样的责任;踏上学医路,注定要奉献。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年轻人,就应该有理想、有担当,扛起国家和社会赋予的责任。” (罗茂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