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6版(2019年11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这村卖蔬菜 那村卖“特色”
徐咏秋

近年来,由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科技厅、东电集团等部门相继派出数百名干部奔赴壤塘脱贫攻坚主战场,给当地村民带去致富希望。

 

科技旋风刮入村

 

阿坝州壤塘县中壤塘镇北部,海拔3500多米,一个叫布康木达村的村落里,有一个约300亩的大棚蔬菜基地坐落于群山之间,格外吸引人。在这里,红玛瑙般的草莓、红彤彤的辣椒正在温暖的大棚里静静生长。11月10日一大早,蔬菜基地的主人罗杰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将成熟的水果蔬菜采摘洗净包装好,然后开车到村里村外售卖。


一直以种植为业的罗杰,2017年就到布康木达村种植大棚蔬菜。由于藏区海拔高、交通不便,再加上技术方面的问题,头一年,他的蔬菜基地处于亏损状态。好在他多年从事蔬菜种植积累了一定实力。2018年,他决定再投入数万元资金,从头再来。此时,他也赶上了一个大好的机遇:四川省科技厅开始帮扶布康木达村,为当地投入资金500多万元建设科技扶贫产业项目,并陆续派出7个科研团队48人,包括3名三区人才,14名科技特派员,共27人入驻帮扶村,建起有机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采用“科研+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运行模式,一股科技旋风迅速刮入村里各项产业中,让当地牧民群众直呼“太神奇了”。罗杰也在科技厅的帮助下,成立了公司。


截至目前,在省科技厅的帮扶下,布康木达全村61户贫困户289名贫困人口依托项目实现人均增收1650元,占2018年国家脱贫标准3600元的45.83%。

 

培训返乡大学生

 

同样,石里乡下达石沟村的特色产业发展也让人欣喜不已。1.2万棒规模的青冈木耳种植基地安静地躺在高原上,与之相反的是相隔不远喧闹的高原跑山鸡养殖基地,下达石沟村村民则担负起在山里“捡鸡蛋”这一“重任”。下达石沟村平均海拔2900米,这里曾经和壤塘的许多村落一样,因交通不便、耕地少阻碍了当地老百姓的脱贫致富。几年前,负责帮扶该村的德阳东方电气集团投入资金466万元,派驻干部对这里实施帮扶,青冈木耳、高原野花蜜、牦牛现代化养殖等产业扶贫项目迅速启动,逐渐改变了村里的面貌。截至目前,到位扶贫项目资金225万元,已完成7个扶贫项目,拨付资金68万元。


“当初我把鸡苗买来,无人问津,现在,村民主动来拿鸡苗回家养。”东方电气集团的驻村干部侯吉才说。现在,他吸纳两名返乡大专毕业生参加合作社,成为理事会成员,合作社的管理团队对他们进行了一系列专业培训。如今,这两名年轻人已经逐步成长为石里乡下达石沟村新一代致富带头人,为全村群众脱贫致富、实现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带去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