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1版(2023年08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科技赋能和工作创新相结合,线上线下齐发力
四川织就卫健监管“天网”
□本报记者 杨桅

       近期,四川省卫生健康委以法治化、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四化”建设为统揽,针对卫生监督执法难点、痛点和监管漏洞、盲区,坚持科技赋能和工作创新相结合,线上线下齐发力,共同织起一张广覆盖、多领域、无死角的卫生健康监管“天网”。

       科技赋能

       线上监管之网逐步形成

       坚持用“互联网+”思维引领监管理念和模式的现代化,进一步深化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行为“三医监管”,围绕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托幼(育)机构等行业管理难点和卫生监督基层执法力量薄弱等监管痛点,创新实施无接触式智能在线监管和网上自查,建立卫生健康综合监管长效机制。目前,四川省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已经建立了面向医疗废物、医疗废水、生活饮用水、放射卫生等领域的在线监管信息平台,全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疾控及采供血机构已实现全覆盖,医疗废物全过程、全行业监管目标正逐步实现。

       将线上自查与线下监管相结合,创新实施“自查+抽查”综合监管,建立了面向医疗、托幼、采供血机构、学校、消毒产品生产企业等领域被监管对象的自查信息平台,通过机构自查自纠进行法规宣传和工作落实,变“要我查”为“我要查”,提高了监管效率,解决了监督力量不足的问题。省内已定级医疗机构、学校及托幼机构已基本实现了自查全覆盖。其中,采供血机构、学校、托幼机构的在线自查为全国率先实施。今年1~6月,四川医疗机构开展在线自查1982个,二级以上医疗机构1383个,开展在线自查1365个,在线自查率98.67 ;全省34家单采血浆站、21家血站(含成都市血液中心)均开展依法执业自查工作,累计完成依法执业自查77户次;学校完成线上自查任务6871家;托幼(育)机构完成线上自查任务8500家。

       创新方式

       不断织密监管网格

       为加强对市(州)、县(市、区)卫生健康监督执法的业务指导和工作联系,四川省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将21个市(州)划成5个片区,由各业务支队对口指导联系,各地也层层建立对口指导联系制度,在对口指导提升业务能力的同时,不断细化卫监网格;组织开展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打击非法行医、预防接种、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学校卫生、重点公共场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等专项检查;全力做好成都大运会卫生保障工作;加强川渝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合作,建立川渝毗邻地区卫生健康联合执法制度,积极开展联合执法、协同执法;加强与环保厅等部门的执法合作;积极探索对大型医疗机构的驻点监督;探索组织各市(州)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人员开展交叉检查,增强监督实效。

       今年1~6月,全省各级卫生健康监督执法机构累计查处案件2967件,罚款1571.41万元。

       延伸触角

       群众监督网发挥作用

       加强群众监督,积极发挥人民群众参与卫生健康监督的热情,根据群众投诉举报的频次和网上测评情况确定重点监督对象,积极探索开展点题式监督。全省各地积极发挥卫生协管员作用,选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担任卫生健康特邀监督员,发挥他们卫生监督“哨兵”和“探头”作用。

四川省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总队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四川将进一步总结完善这些创新措施,不断织密织牢全省卫生健康监管“天网”,护航全省人民卫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