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7版(2019年10月0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多科联合手术
摘除6岁女童卵巢无性细胞瘤
王春蓉 张瀚文 本报记者 陈施妤

刚刚做完卵巢无性细胞瘤切除手术一周的6岁西藏女孩小坚措(化名),近日躺在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的病床上,摆弄着医护人员送的洋娃娃。她的笑容就像高原上灿烂的阳光,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宝贝身体恢复得不错,有任何问题随时叫我们!”查房的医护人员说。


“门巴,突及其,扎西德勒!(谢谢大夫,吉祥如意)”小坚措的母亲热泪盈眶,不停用藏语感谢在场的医护人员。她激动的是,女儿终于“拆”去了身体的“定时炸弹”,而这得益于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的医者仁心和无私帮助。


这个生长于藏区家庭的小女孩,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前往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感受到了人间大爱。

 

6龄女童长13cm包块
绿色通道开辟到绵就医路

 

8月5日,小坚措因腹部包块,在母亲的陪同下赶到西藏自治区比如县医院治疗。

比如县医院内,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博士后杨闯正在履行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医疗联合体合作协议,在该院开展坐诊、业务指导。看到小坚措的情况,杨闯凭借经验认定这并不是普通的疾病,立即接手诊治。果然,小坚措经腹部彩超显示:其中腹部有个约13厘米的巨大包块,性质待查。“虽然在藏区有一种人畜共患疾病——包虫病,但小坚措的病情还不能确定是不是肝包虫。”杨闯在对小坚措进行全面检查后,考虑和妇科的关联可能性大,需实施剖腹探查术。然而小坚措就诊的医院,医疗条件有限,杨闯和家属商量后决定,通过绿色通道把小坚措送往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救治,一场跨越千里的爱心救治行动随即展开。

 

病情复杂风险大
全院会诊拟订周密手术方案

 

自小坚措的彩超检查报告与情况,被杨闯从比如传回医院之后,小坚措已牵动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务人员的心,医院上下高度重视。由于小坚措不懂汉语,为了确保检查顺利,医院安排专人全程陪同。根据各种检查提示,小坚措不一定是肝包虫病,且很有可能是妇科肿瘤。对此,医院组织肝胆胰外科、妇科、儿科、影像科、麻醉科等多科室专家进行了全院会诊和术前研讨。
小坚措体内瘤体性质尚不清,需要将瘤体尽可能最完

整取出,因此不能行腹腔镜微创手术。如果是肝包虫病,手术难度不大。然而,如果是妇科肿瘤,需术中冰冻切片,若是恶性则需要扩大手术范围。针对坚措的特殊病情,近20名医护人员献计献策,生怕遗漏了任何细节。最终,专家组制定了几个手术预案,组建两个手术团队。

 

多科联合手术
成功摘除罕见恶性肿瘤

 

8月16日下午2点,手术正式开始。


手术室内,两个手术梯队联手手术;手术室外,小坚措的妈妈和姑姑,以及医院医务人员都在焦急等待。


在肝胆胰外科主任张永川进行剖腹探查手术,确定包块属于妇科肿瘤后,正在待命的妇科主任吕燕立即带领妇科手术团队上台。经过1个多小时的紧张手术,直径达13厘米的巨大肿瘤被顺利切除。由于术前准备充分,小坚措的出血量控制在15~20毫升。


然而,吕燕来不及松口气,立即让人将病理冰冻切片送检。很快,病理科反馈,小坚措的瘤体为恶性,是目前罕见的卵巢无性细胞瘤。据悉,这种肿瘤在妇科卵巢恶性肿瘤中发病率仅为2%~4%,而在目前已知的案例中,最小患者是12岁,像坚措这样6岁患病的还闻所未闻。最终,手术很成功。当小坚措被推出手术室时,小坚措的妈妈和姑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在场的医务人员也激动不已。

 

亲人般的护理
患儿家属感动到落泪

 

为了照顾小坚措一家的信仰和生活习惯,医院食堂专门精心搭配一日三餐;为了缓解小坚措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护士们买了画板和洋娃娃等玩具;看到小坚措没有换洗的衣服,妇科副主任陈志刚偷偷买来新裙子;医师节当天,为了给小坚措补充营养,医护人员送去牛奶、蛋糕等。


“医院就像我们第二个家一样,医护人员就像亲人一样。”小坚措的姑姑一边感动流泪,一边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道。


8月25日,小坚措病情稳定,转到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接受化疗,医院关爱小坚措的行动还在继续中……同一天,西藏比如县医院也给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送来了一面用藏语和汉语书写着“藏汉一家亲,送援暖人心”的锦旗。


大医精诚,大爱无疆。近年来,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常年派出精干专家医疗队赴藏区开展对口援助和医疗服务,以带徒授艺、创新组团特色帮扶、派驻骨干勇挑诊疗重任、捐赠设备提高诊治能力、远程诊疗打通技术屏障等方式,不断提高藏区兄弟单位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