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6版(2019年09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健康服务业成绩单
省卫健委

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2014年,将健康服务业列为优先发展的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之一。
2016年,印发“健康四川2030”纲要对健康产业作了战略规划。
2018年,着力打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数字经济“5+1”现代产业体系,对医药健康产业作了详细布局。并在2018年底的省直机关机构改革中,省卫生健康委专门成立健康服务业发展处,全力推进我省健康服务业发展。

 

产业体系加快聚集

 

围绕“5+1”现代产业体系布局,落实“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医药健康产业培养方案》。截至2018年底,全省规模以上中药饮片企业124家、中成药企业89家,分别完成总产值265.9亿元、341.9亿元,年总产值分别居全国第二和第三位。

 

健康业态深化拓展

 

创新推进“健康+旅游”,截至目前我省在建健康旅游项目300余个,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大力发展“健康+体育”,全省21个市州已有100家大型体育场馆被纳入了中央资金补助序列。夯实“健康+金融(保险)”保障水平。2013~2017年,大病保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61.55亿元,赔付金额48.72亿元。2017年,我省医保异地就医率先接入国家平台。

 

医养结合加速发展

 

2015年,制定《四川省养老与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
2018年,印发全国首个综合性医养结合发展中长期规划《四川省医疗卫生与养老相结合发展规划(2018-2025年)》,基本构建了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创新发展的“一区两片三带”养老健康服务业发展格局。

 

社会办医持续壮大

 

2018年,全省民营医院数量达1651家,床位数达14.83万张,分别占全省医院的67.98%、31.08%,均排名全国第一位。2018年民营医院门急诊人次达3314.12万人次,占全省医院门急诊总人次的20.9%,住院人数达329.03万人,占全省医院住院人数的34.11%。

 

信息支撑坚强有力

 

开展互联网医院试点,初步形成以15家互联网医院为主体,其余医疗机构为补充的互联网医疗便民惠民服务新格局。全省累计为群众提供网上预约挂号3381.3万人次,线上支付2437.9万人次,检查检验结果查询3511.6万人次,网络预诊咨询224.4万人次,利用微信为70余万群众提供在线医保服务,总金额近2000万元。
大力探索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省级健康医疗数据资源初具规模,已汇聚包括全员人口、病案首页、健康档案、免疫接种、门诊住院等近43亿条信息。
积极探索5G在医疗领域的研发应用,推动移动医疗+人工智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