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1版(2019年09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出生21天的“迷你”东帝汶宝宝,因先天性肛门闭锁生命受到威胁
当地麻醉医生不敢上 中国医生“我来”
徐咏秋
9月3日下午4时,东帝汶国立医院的医护人员联合中国麻醉医生,历时3小时,成功为当地一位患先天性肛门闭锁的新生儿实施结肠造瘘术。
据麻醉医生、第8批援东帝汶医疗队队员解波介绍,8月13日,一孕妇在该医院诞下男宝宝,经助产士、儿科医生检查发现,该患儿为先天性肛门闭锁。
由于新生儿肠道内粪便无法排出,营养摄入严重不足导致发育不良,3周的宝宝只有2.5公斤。由于宝宝太小,手术的麻醉面临极大风险,当地麻醉医生都不敢冒险尝试。于是,该新生儿长期住在医院,等待手术。然而因无法排泄,体内毒素堆积,如果再不及时治疗,宝宝将有生命危险。9月2日,中国麻醉医生解波查房得知这一情况后,向医院报告,表达了愿意为患儿手术实施麻醉的想法,得到医院的同意。
3日下午1点45分,当地两名医生、两名护士联合麻醉医生解波,为患儿实施手术。术前,解波对麻醉器械进行改良。术中,对药品剂量进行精确计算和使用。在医护人员的紧密配合和麻醉医生的全力护航下,手术顺利完成。
解波介绍,该手术暂时解决了患儿的燃眉之急,但要彻底让患儿恢复正常,还需要为患儿实施二期人工肛门成形术。由于目前新生儿各方面条件无法适应更大的手术,当地医生和解波商量,决定在宝宝1岁时再为其进行手术,确保平安。
据了解,解波是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今年4月底,他来到当地,执行为期两年的援外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