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0版(2019年08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麻”得有水平 四川麻醉师非洲获赞
“医生的责任就是治病救人,不分国籍、不分肤色。”
徐咏秋

从成都到莫桑比克,跨越半个地球,16小时航程,一万公里距离。今年1月,中国第22批援莫桑比克医疗队远赴莫桑比克马普托,开展为期两年的医疗援助。在这支医疗队中,有三位来自四川省不同医院麻醉科的医生: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郑琢、绵阳404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张洋、广安市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秦素兰。
三位医生来到马普托中心医院后,克服困难,尽职尽责,在一例例手术中担当“幕后英雄”,受到四川省卫健委、大使馆、当地医务人员及患者的好评。目前,他们已在当地开展工作8个多月。

 

出发

肩负使命 毅然踏上援非之路

 

“医生的责任就是治病救人,不分国籍、不分肤色。”
——绵阳404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张洋

2018年11月,郑琢和秦素兰得知所在医院有援外任务后,主动报名。谈及为什么主动报名参加援非,郑琢说:“早在读研期间,临床带教老师是一位麻醉医生,经常对我们说起他以前援非那段很艰苦,但很有意义的时光。我当时就想,有机会也要经历一下。”讲话不多、性格沉稳的秦素兰想参加援非的原因很简单:“因为非洲当地很需要麻醉医生。”在认真考虑并同家人商量后,她们分别报名,顺利成为援非队员。
在一些不了解援非工作的人眼里,援外生活十分艰苦,还可能遇到危险。2017年12月的一天,绵阳404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张洋接到医院的援非通知时,9岁的儿子和父亲都不同意。“我儿子不想离开我,我爸主要担心我的安全问题。”后来,通过张洋和妻子反复做工作,家人才逐渐接受。“医生的责任就是治病救人,不分国籍、不分肤色。”张洋说。
正是在责任和信念的激励下,2019年1月14日凌晨,四川三位麻醉医生汇合,同队友们一道出发,踏上前往莫桑比克的援非之路。
15日晚上,中国第22批援莫桑比克医疗队一行12人抵达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顾不上调整时差,队员们第二天便投入到紧张的交接工作中。

 

挑战

缺医少药 同时管理两台手术

 

“麻醉医生并不是像人们理解的‘打一针’就完事,而是要为整个手术保驾护航。”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郑琢

据张洋介绍,莫桑比克总人口2600万,2018年,全国持有行医执照和处方权的医生仅3752名,麻醉医生更是少得可怜,只有50名。即使在马普托中心医院这样的大医院里,加上张洋他们三人,也仅有31名,且大多不固定,有的麻醉医生还存在多点执业的情况。更令他们着急的是,当地缺医少药情况严重。“医疗条件简陋,麻醉药品、监测设备严重缺乏。甚至有的麻醉药品过期了还不得不使用。”
由于莫桑比克医疗条件有限,只有在首都马普托中心医院才能开展手术,郑琢、张洋、秦素兰三人的工作量自然不小。在马普托医院,他们从早到晚待在手术室里,中午顾不上吃饭是常有的事。“正常情况下,我需要从上午8点工作到晚上8点。每人每天要完成4~10台手术的麻醉任务。”张洋说。
郑琢介绍说,麻醉医生并不是像人们理解的“打一针”就完事,而是要为整个手术保驾护航,“作为麻醉医生,手术前评估、术前准备、确定手术时间、术后康复都是我们需要考虑和关注的。”而在当地医院资源极度紧缺的情况下,他们常常要在同一间手术室里完成两台手术的麻醉,同时管理好两台手术,任务相当繁重,这在国内是不可想象的。

 

创新

就地取材 自制麻醉辅助设备

 

“麻醉与手术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只有新技术,麻醉跟不上,也无法开展手术治病救人。”
——广安市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秦素兰

今年3月,秦素兰在为一例手术实施麻醉时,因缺乏相关辅助设备,无法准确动态评估患者综合情况,导致麻醉无法进行,手术无法开展,最后患者只能祈求祷告……秦素兰暗下决心,一定要尽最大努力,提高麻醉技术业务水平和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
她将这一情况告诉另外两位队友,三人决心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千方百计想办法解决问题。针对手术室的监护仪没有心电图,无法监测到患者手术期间的心率变化以确定麻醉使用的指标剂量,他们与国内医院联系,向国内前辈请教,就地取材,制作出能随时测听心率的工具,及听诊器、延长线等辅助设备,可在不影响手术操作的前提下,随时监测心率,为麻醉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针对医院没有专门用于小儿手术的麻醉机,麻醉过程中压力难以控制,容易造成麻醉并发症甚至危及病人生命的问题,三人又通过研究自制压力控制阀,并教会当地医生护士使用,确保了小儿手术安全。“每次看到病人充满期待的眼神,感觉到自己被别人需要,再难的事也就没那么难了。”张洋说。
正是解决了这些难题,麻醉师才能配合手术医生,共同完成各种高难度手术。今年5月2日,一起援非的川大华西医院肝脏外科陈克霏副教授,在主刀完成一例巨大肝癌切除手术中,因没有上腹部框架拉钩,缺乏专业切肝器械设备,对麻醉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秦素兰想尽一切办法保护病人,维持病人血液循环相对平稳,创造条件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并为患者术后康复打下基础。“麻醉与手术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只有新技术,麻醉跟不上,也无法开展手术治病救人。”秦素兰说。

 

坚守

不怕“麻烦” 顶住压力配合手术

 

 

“手术过程中,面对压力,做任何解释都是多余的,只有让患儿平安出手术室才是最好的解释。”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郑琢

麻醉医生本身面临着很高的风险和挑战,而在非洲,除了要发挥专业技能配合医生作战,有时还要面对当地医护人员的质疑,特别是在手术期间,往往要承受双重压力。
今年7月的一天,医疗队一位肝胆外科教授请郑琢一起,为当地一名患有巨大肝脏肿瘤儿童实施肿瘤切除术。患儿13岁,手术后存活的几率很大,且能改善目前的生活质量。原本早该进行手术的他,就是因为缺麻醉医生才被一拖再拖。郑琢经过综合评估,认为可以实施麻醉,制定了相应的方案,并向当地麻醉科主任主动申请担任该手术主麻医生。
然而手术过程中发现,由于孩子病情延误时间太久,肿瘤不但无法切除,还给心肺带来很大负担。危急时刻,郑琢的当地助理技师表现出很不耐烦的情绪,认为她一开始就不该接这个“麻烦”。郑琢最终还是凭借高超的专业素养,顶住压力实施麻醉,配合完成了后续手术,患儿无碍后出院。
郑琢表示:“手术过程中,面对压力,做任何解释都是多余的,只有让患儿平安出手术室才是最好的解释。”虽然这台手术因多种原因最终没有成功,但中国医生的麻醉技术及准确判断和处置能力受到当地医护人员的认可。后来她多次被邀请,参与当地复杂手术的麻醉工作。